你知道吗?现在家长群里讨论最火的除了"如何快速涨粉"技能学习,就是该不该让孩子学跆拳道了。每次看到隔壁小孩系着彩色腰带神气活现的样子,总有人嘀咕:这玩意儿到底算兴趣班还是校外培训?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
先别急着下结论,咱得搞明白跆拳道本身是干什么的。本质上它是种格斗技,但跟街头打架完全两码事。重点来了:
看到没?这可不是随便抡拳头的运动,人家有完整的技术体系和哲学思想。那些觉得就是让孩子打架的家长,可能真误会了。
现在满大街的跆拳道馆,确实容易让人犯迷糊。我特意跑去几家看了看,发现主要分三种类型:
1.专业竞技型:每天训练4小时起,目标拿锦标赛名次
2.素质教育型:每周2次课,主要教礼仪和基础动作
3.健身减肥型:把跆拳道当有氧运动来教
最关键的差别在于——要不要考级。有些机构每三个月就组织考带,光报名费就得好几百,这操作是不是很眼熟?跟某些学科类培训的套路简直一模一样。
去年教育部发的《校外培训管理条例》里明确写着:非学科类培训不得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但问题来了,跆拳道这种到底怎么界定?我翻遍文件找到几个关键点:
不过最要命的是这条:"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等级考试"整天催着孩子考带的机构,现在应该慌得不行吧?
跟几位资深教练聊完,发现很多家长都陷入这些误区:
最离谱的是有家长问:"这个中考能加分吗?"大哥,跆拳道特长生的录取比例比考清华还低好吗!
绕了这么大圈子,该直面核心问题了。我的看法是——要看具体教学方式。
如果符合这些特征,那就是实打实的校外培训:
但如果是社区少年宫这种公益性质的兴趣班,或者学校课后服务的选修课,那就另当别论。所以别一棍子打死,关键得看具体怎么教的。
要我说啊,现在家长真的太焦虑了。看见别人家孩子学啥就跟着报,完全不管自家娃适不适合。跆拳道本身是挺好的运动,但被某些机构搞变味了。建议报班前先想清楚:
1. 孩子是真喜欢还是三分钟热度?
2. 能不能接受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
3. 训练时间会不会影响正常学习?
最后提醒下,那些承诺"过黑带"的机构,十有八九是坑。记住啊,任何正经武术都不是速成的,得下苦功夫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