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这个年龄段练跆拳道的黄金优势吧:
不过得提醒啊,这个阶段千万别想着练出什么高难度动作。见过有的道馆让幼儿练腾空踢,这简直是在拿孩子韧带开玩笑!
拿我们道馆周三下午的启蒙班举个栗子:
1.15分钟情景热身:比如"丛林探险"游戏,孩子们模仿不同动物走路,不知不觉完成拉伸
2.20分钟基础功:马步冲拳分解成"盖房子"(下盘要稳)、"积木"(出拳要直)
3.15分钟趣味对抗:用软泡沫棒做"剑游戏"距离感
4.10分钟礼仪教育:系道带时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讲"是相互的"点在于每15分钟就得切换活动类型——小朋友的专注力就跟金鱼似的,你懂的。
1.场地要达标:至少5厘米厚的专业垫子,墙面得有防撞包边。去年某连锁机构就因用普通瑜伽垫出过事故
2.护具选择:初学阶段建议用露指手套,既保护腕关节又不影响抓握
3.师资认证:教练得有幼儿体适能认证+急救证,光有段位证书可不够
特别提醒:如果孩子课后持续喊膝盖疼,千万别以为是"酸痛"的半月板可娇贵着呢!
其实比起踢腿的高度,这些软技能更重要:
有个5岁学员的妈妈跟我分享,孩子现在过马路都会下意识站成"式"肌肉记忆形成的规则意识。
1.不要过早考级:白带到黄带至少要60课时,那些承诺"包晋级"机构要警惕
2.不必追求炫技:幼儿阶段前踢能做到绷脚背就达标,非要练旋风踢纯属表演给家长看
3.男女差异要重视:小女孩髋关节更灵活,但力量训练要更循序渐进
说到这儿想起来个真事:有家长非要让4岁孩子每天压腿半小时,结果导致生长板损伤。真的,拔苗助长要不得啊!
在我看来,好的幼儿跆拳道课应该像调鸡尾酒——七分游戏、两分纪律、一分技术。有些家长总觉得"严厉学不到真功夫"对幼儿来说,能坚持来上课、眼睛发亮地参与互动,就是最大的教学成功。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经过科学训练的幼儿班学员,上小学后体育课受伤率明显更低。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身体智商"吧?当然啦,要是遇到把幼儿课当"小号成人课"教的机构,建议赶紧带着娃跑路。毕竟咱们培养的是健康快乐的小武者,不是迷你版格斗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