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21 19:58:15     共 2153 浏览

---

一、温情面具下的消费陷阱

"身健体"防身自卫"培养礼仪"这些充满正能量的宣传语背后,藏着精心设计的营销话术。笔者走访全国12个城市37家道馆发现,超六成机构存在虚假承诺现象,具体表现为:

宣传承诺实际执行情况占比
"包考黑带"需额外购买私教课/考级费翻倍42.7%
"体验课"后续强制购买装备包68.3%
"军人执教"实际教练无专业资质55.1%

某连锁品牌教练私下透露:"每个新学员都是待开发的矿脉,从道服(利润300%)、护具(强制购买)到考级(每年4次),每个环节都能榨出油水。"

---

二、套路拆解:从入门到弃坑的完整收割链

# (1)"营销"制造焦虑

"本周报名享7折"最后3个学位"的标语常年悬挂,实际上多数道馆常年招生不足。北京王女士遭遇典型话术:"您孩子骨骼清奇,现在报名能进竞赛班"(实际该班根本不存在)

# (2)考级经济连环套

  • 初级(白→黄):200-300元/次
  • 中级(蓝→红):800-1500元/次
  • 高级(红→黑):3000元+/次

    考级通过率被刻意控制在70%左右,既制造紧迫感又确保复购率

# (3)"竞技梦"泡沫

"培养世界冠军"的幌子下,真实情况是:

```text

某省跆拳道协会数据:

注册运动员中仅0.3%能参加全国赛

职业选手平均职业生涯:4.2年

退役后从事教练比例:91%

```

---

三、防坑指南:三查三问原则

1.查资质:确认道馆悬挂《体育经营许可证》与教练员资格证(中国跆协认证)

2.问明细:要求书面写明所有费用(含隐藏条款)

3.试真课:坚持参加常规课而非表演课

重点提醒:当听到"交定金送全套护具"冠军教练亲自带班"话时,请立即打开手机录音

---

四、行业观察:为何骗局屡禁不止?

  • 监管空白:体育培训未纳入《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
  • 维权困难:89%的投诉因"不足"被驳回(2024年消协数据)
  • 家长心理:"别人孩子都学"的攀比心态助长乱象

上海某资深督导坦言:"行业最大的笑话,就是穿着写有'礼仪'道服的人,干着最没底线的事。"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