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一口气)说实话,第一次看到道馆里那些飞踢转身的动作,我腿肚子都在抖——但这玩意儿真的没想象中那么可怕。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悉尼北区这些跆拳道馆到底能给小白带来啥?
最近三年光是Chatswood就新开了四家,连Waitara这种小站附近都挂起了韩文招牌。根本原因就三条:
(突然想到个事儿)你们知道最魔幻的是什么吗?上个月有家馆子搞体验课,来的全是带着孩子的程序员爸爸——后来才知道是谷歌悉尼搞的团队建设活动...
这个我必须说句大实话:正规道馆比健身房安全多了。去年调研的12家北区道馆里,9家采用"带分组制"就是把不同水平学员用道带颜色区分开。具体怎么操作呢?
组别 | 训练内容 | 适合人群 |
---|---|---|
白带组 | 基本步法+礼仪 | 第一次接触的新手 |
黄带组 | 前踢+直拳组合 | 上过5-10节课 |
绿带组 | 旋转踢+对练 | 三个月以上学员 |
(挠头)不过要注意啊,有些挂着"综合格斗"子的地方确实比较野,那种更适合有基础的。建议直接问前台要课表,带"amental"字样的课程就对路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骂街了——"该不会又要买几千刀的装备吧?" 别急,咱们算笔账:
必须买的:
可以缓买的:
(突然拍大腿)对了!Castle Hill有家韩国超市二楼卖二手道服,三十刀能淘到八成新的。这事儿很多老学员都不知道...
我知道你们最关心这个。上周刚采访的Lane Cove道馆有个案例:会计Sarah阿姨练了半年,腰围少了11cm——但重点是她怎么练的:
有效果的方案:
没效果的方案:
(突然压低声音)说个行业内幕,有些馆子把体重变化写进合同条款的,这种要特别小心...
这个问题我被问了不下一百遍。事实可能和你想的相反——Hornsby那家黑带学院去年收了37个ADHD孩子,现在有29个当上了助教。关键看三点:
1. 教练是否强调"德"课程
2. 是否要求背诵《弟子规》英译版
3. 有没有安排敬老院表演活动
(想起个趣事)有次观摩课看见个小朋友,每次出拳前都要大喊"指教"后来才知道是他爹规定的家规...
看了这么多,其实选道馆就跟找对象似的——那些催你买私教课的、贬低其他流派的、吹嘘三个月黑带的,赶紧跑。真正的好馆子往往藏在不起眼的plaza二楼,教练可能英语都说不利索,但教动作时眼睛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