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21 19:59:17     共 2153 浏览

前言:为什么选择跆拳道操?

记得刚开始推广这个项目时,不少老师都嘀咕:"这群孩子能坚持下来吗?"——说实话,我们心里也没底。但三个月后的汇报演出上,当看到学生们行云流水的动作和自信的眼神,所有疑虑都烟消云散了。这篇总结,就和大家聊聊这段"痛并快乐着"培训历程。

---

一、培训基本情况

1.1 人员构成(关键数据加粗)

项目数值备注
参与班级12个覆盖3-6年级
总人数276人男生占比53%
教练团队4人含专业跆拳道黑带2名

1.2 阶段划分

  • 适应期(前2周):每天30分钟基础动作分解
  • 强化期(3-6周):配合音乐完成整套动作
  • 展示期(最后2周):队形变换与表情管理

这里有个意外发现:原本担心低年级学生协调性差,结果反而是高年级学生更常出现"同手同脚"的情况...

---

二、突破性进展

2.1 教学方法的创新

采用"明治教学法":

1.视觉刺激:播放世界跆拳道大赛片段

2.触觉记忆:用彩色胶带标记地面站位

3.听觉强化:自编口令歌"膝-转胯-啪!"

2.2 里程碑事件

  • 第4周出现"点":85%学生能独立完成前踢+横踢组合
  • 期末测评时,动作达标率达到92.7%(初期仅41%)

---

三、血泪教训实录

3.1 装备管理混乱

这个问题必须单独说!最初让学生自备道服,结果出现:

  • 3种不同颜色的腰带混用
  • 7双运动鞋在训练中开胶

    解决方案:第二个月起统一采购训练套装

3.2 安全防护漏洞

统计显示78%的擦伤发生在:

1. 旋转动作时互相碰撞

2. 垫子接缝处绊倒

后来我们调整了安全距离公式:身高×1.5=最小间隔

---

四、可持续改进方案

维度现存问题优化措施
师资教练流动性大培养校内体育老师考段位
课程缺乏晋级体系设立白带→黄带分级考核
宣传家长认知度低开设亲子体验日

---

结语:比动作标准更重要的是...

现在回想起来,最珍贵的不是那些奖状,而是训练场上此起彼伏的"!"声——那种全神贯注的爆发力,才是跆拳道精神最好的诠释。明年我们计划把"防身术模块"加进来,到时候...(笑)可能又得准备新的急救箱了。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