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着发酸的膝盖)说实话,三年前我第一次踏进红旺广场跆拳道馆时,根本分不清「品势」和「竞技」的区别。如今看着镜子里那个能轻松劈叉的自己——哎,这大概就是「真香定律」吧?
---
红旺广场3楼的跆拳道区,每天下午4点准时上演「接娃大战」。李教练边系黑带边跟我唠:「现在家长精着呢,不光看重强身健体...」他突然侧身闪过小学员的横踢,「防身术和礼仪培养才是隐形刚需」。
看看这个对比表就明白了:
培训类型 | 体能提升 | 防身技能 | 礼仪教育 | 适合年龄段 |
---|---|---|---|---|
竞技班 | ???? | ??? | ?? | 8-16岁 |
传统班 | ??? | ???? | ???? | 5-12岁 |
成人特训 | ???? | ???? | ? | 17-45岁 |
(挠头)等等,您问考级通过率?去年夏天我们馆37个学员参加绿带考核,通过34个...哦对了,没通过的那仨孩子都是因为「礼仪理论」部分丢分,王教练现在提起来还拍大腿呢。
---
上周公开课上,6岁的朵朵让所有家长惊掉下巴——这个平时说话像小猫的小姑娘,居然用标准的「下格挡」接住了陪练的攻击。(突然压低声音)其实吧,她妈妈后来偷偷告诉我,孩子在家天天对着玩偶练动作...
重点来了:我们的训练体系特别注重「即时反馈」。比如:
1. 每完成3个踢靶动作,教练会立刻用GoPro回放
2. 每周「挑战赛」赢家能获得定制手带
3. 每月最后周五的「撕名牌」大战(咳咳,这个其实是心理抗压训练)
---
1.护具消毒频率:闻闻那个护具箱...要是隐约有84消毒液的味道就对了
2.教练资格证书:别光看墙上挂的,要求出示最新年检记录(张教练去年就逮到过用过期证的)
3.意外险覆盖范围:特别留意「对抗训练」是否在保单里
4.寒暑假特训营:有些馆会把常规课包装成「特训」涨价
5.退费条款:重点看「已上课程」的计算方式
(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如果销售跟你说「现在报名送全套道服」,记得问清楚含不含那个绣着姓名的腰包...
---
周三晚上7点的成人班永远人最少,相当于私教课
考级前两周可以预约「魔鬼特训」,但要做好腿抖三天的准备
训练后去广场B1层的「筋骨堂」按摩能打8折(报刘教练名字)
去年考黑带的媛媛有句话特别实在:「在这儿流的每滴汗,最后都变成了...」她突然卡壳,旁边的孩子接茬:「变成了妈妈朋友圈的点赞!」(全场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