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就是跆拳道的"期末考试"每通过一级就换条新腰带,从白带(纯小白)到黑带(大佬级别)总共10个段位。但别以为这只是换根带子的事儿,每次考级都在检验三个硬指标:
有个真实案例:去年咱们道馆有个12岁小姑娘,考绿带时因为"太极三章"漏了个转身动作,当场被考官叫停。后来她每天提前半小时来练这个动作,三个月后补考时,那转身脆生生的像按了暂停键似的。
可能有人觉得"我就是出出汗要啥段位"但考级真不只是为了耍帅:
1.里程碑激励:就像打游戏通关,每次升级都让你更有干劲
2.暴露问题:考官眼睛毒得很,一下子就能指出你"侧踢总抬膝盖"这种自己发现不了的毛病
3.混圈必备:以后去其他道馆交流,人家看腰带就知道该用什么强度和你对练
不过得说句大实话——现在有些机构把考级搞得太水,交钱就发带。我见过最离谱的,有个孩子连前踢都踢不过腰,居然拿着蓝带去打比赛...所以选道馆要擦亮眼啊!
有个特别实用的方法——把你最常犯的3个错误写在胶带上,考级时缠在手腕内侧(比如我当年就写着"别耸肩!")
说说几个常见误区:
× 迷信"级考"有些机构忽悠你交钱直接考高级别,这种证书在正规比赛里根本不认
× 临时抱佛脚:考前一周每天练5小时不如三个月每天练1小时
× 只练套路不练体能:考红带以上时,很多学员是喘着气打完品势的
我见过最可惜的是个高中生,技术动作相当漂亮,结果考黑带时因为理论考试把"跆拳道精神"写错了顺序,直接不及格...所以文化课也得重视啊!
你知道黑带不是终点吗?段位其实分"品"和"段"未成年人最高只能到"品"成年后自动转成""黑带每升一段要间隔固定年限: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考级最大的意义不是那块绣着金线的腰带,而是每次准备时突破自我的过程。去年有个50岁的阿姨在我们道馆考蓝带,她记动作特别慢,但硬是把太极一章拆成30个小节,每天上班午休时在楼道里练——当她考过时,全场的掌声比给那些天才少年的还要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