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一口气)说真的,每次路过跆拳道馆看到那些穿着道服的人,"啪"一个横踢把木板踢碎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偷偷幻想过自己能做到?但转头又嘀咕:"我都三十多了骨头脆得很"这玩意得从小练吧"停!今天咱们就把这些误区掰开了揉碎了说。
去年市体育局发布的报告显示,青岛成人跆拳道学员数量三年涨了217%。知道最魔幻的是什么吗?培训班里坐办公室的比大学生还多。李沧区某道馆教练跟我说,他们有个42岁的会计大姐,现在能连续做20个旋风踢——对,就是那种跳起来转体踢腿的动作。
成人学跆拳道的三大误判:
上周陪朋友去市北区试课,发现很多新手根本不会选道馆。记住这几个死亡提问(去之前先记手机上):
场馆硬件三连问:
1. 地垫厚度有没有2cm以上?(薄垫子摔一下能让你体验尾椎骨裂)
2. 空调出风口是不是对着训练区?(别问怎么知道的,感冒药很贵)
3. 更衣室有没有密码锁?(你总不想光着屁股追小偷吧)
教练资质灵魂拷问:
新手最容易在装备上花冤枉钱。某宝上300块的道服和800块的有什么区别?这么说吧——就像塑料袋和真丝睡衣的区别。但!没必要上来就买顶级款。
必须砸钱的装备:
在崂山区某道馆卧底三个月,发现了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周三晚上人最少(因为中年人要陪孩子写作业),这个时段去能享受私教待遇;再比如考带前两周千万别请假(别问,问就是血的教训)。
关于训练频率,有个很玄学的发现:每周练两次的比天天练的进步更快。教练私下说这是因为"肌肉需要犯贱时间"你今天觉得某个动作怎么也做不好,睡两晚突然就会了。
(突然想到个重点)知道为什么很多道馆免费送体验课吗?其实是在筛选"痛型"学员。上次亲眼看见有个姑娘在第一节课被要求做30个深蹲后,再也没出现过...
看到最后你可能发现了,这篇文章压根没提"减肥"防身"这些烂大街的卖点。因为真正坚持下来的成年人,最后都悟了——跆拳道馆其实是付费版的解压室,那些"啊打~"怪叫,本质上和KTV吼《死了都要爱》是一个道理。对了,要是哪天你在青岛某家道馆看见个边劈叉边回工作微信的神经病,大概率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