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教学质量...(停顿)先看组数据:
师资类型 | 占比 | 资质说明 |
---|---|---|
省级退役运动员 | 40% | 全国赛事获奖者 |
师范院校毕业生 | 35% | 持教师资格证+跆拳道黑带 |
外聘韩国教练 | 25% | 国技院认证师范(每年2次特训) |
关键点:主教李教练(前省队队长)独创的"三阶教学法"把复杂的品势动作拆解成"积木式",孩子们上手特别快——这点在去年全省少儿组比赛中,他们的学员包揽前三就是最好证明。
特别是他们开发的<挫折模拟训练>,通过设置可控的失败场景,比如故意让学员连续击打移动靶失手,再引导他们分析原因——这种"破后立",对改善青少年玻璃心效果显著。
说到这儿...(翻资料声)得重点提他们的"三重防护":
1.场地防护:采用奥运会同款缓冲地垫,转角全部包软胶
2.装备防护:强制使用ASTM认证护具(每季度更换一次)
3.应急防护:所有教练持有红十字会急救证,校区配有AED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小学员小张在做后旋踢时意外扭伤,教练组3分钟内完成冰敷-固定-送医流程,后来家长还专门送了锦旗。
现在中考体育占比提高,龙城的<体能特训班>突然火了。看看他们学员的体测数据对比:
项目 | 入学平均分 | 训练1年后平均分 | 提升幅度 |
---|---|---|---|
50米跑 | 8.2秒 | 7.5秒 | 8.5% |
立定跳远 | 1.6米 | 1.9米 | 18.7% |
坐位体前屈 | 8cm | 14cm | 75% |
更不用说那些通过跆拳道二级运动员认证的学员,在中考自主招生中获得的加分优势...
(笑)你可能想不到,很多家长反映报班后最大的惊喜是:孩子交到了跨年级的朋友,而自己则在家长群认识了同小区的医生、老师。龙城每月组织的<亲子对抗赛>和<户外拓展>,不知不觉构建起优质社交圈。
说到底,龙城的成功不在于教会了多少个后踢动作,而是他们摸透了禄丰家长的真实需求——既要看得见的体格成长,更要隐形的素质提升。这种"文武兼修"的定位,或许正是传统培训机构转型的参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