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北京每天有3家跆拳道馆倒闭,却有5家新馆开张。这个看似红火的市场里,藏着多少新手不知道的收购陷阱?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私信问"想收购跆拳道培训公司该怎么避雷"咱们就用最糙的大白话,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
收购前必须搞清楚的5件事
第一问:为啥原老板要卖?
第二问:硬件值钱还是招牌值钱?
有些卖家会把200平的破场地吹成"地段"其实值钱的就三样:
1. 老会员数据库(带联系方式那种)
2. 长期合作的学校/企业资源
3. 真有本事的教练团队
财务核查就像拆盲盒
去年有朋友花80万收购某知名道馆,接手后才发现:
√ 所谓300个会员里,180个都是赠课没消费记录的
√ 器械折旧早就该报废,账面上却写着"成新"√ 最要命的是——房东根本不同意转租约!
这时候就得学聪明人怎么做:
自问自答环节
Q:收购价怎么算才不吃亏?
A:记住这个粗暴公式:(年净利润×2)+(设备残值)-(隐性负债)。比如年赚50万,设备值10万,欠房东8万,那合理价位就是50×2+10-8=102万左右。
Q:最容易被忽略的风险是什么?
A:员工!特别是没签劳动合同的教练。之前朝阳区有个案例,收购方被迫接手了前老板拖欠的12万社保补缴。
Q:什么时候出手最划算?
A:每年3-4月是淡季,很多撑不住的老板会主动降价。但要注意避开开学季前甩卖的,那种通常是续费率崩盘才急售。
现在明白为啥有人说"比开新馆风险更大"?最后说句掏心窝的:别被"连锁品牌加盟"话术忽悠,在北京跆拳道圈,能活过5年的本土品牌比洋招牌靠谱多了。要是看完还拿不准,带着具体案例来问我,免费帮你掌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