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22 9:28:39     共 2153 浏览

一、教研到底是啥?能吃吗?

说真的,我第一次听说""也懵。简单说就是教学研究,就像厨师研究新菜谱似的。不过咱们研究的可不是糖醋排骨的火候,而是:

  • 怎么把"横踢"拆解得更易懂
  • 不同年龄段学员该怎么因材施教
  • 怎样设计既安全又有趣的实战训练

举个栗子,去年有家机构发现小学员记不住品势动作,教研组就开发了"模仿法"让小朋友学老虎扑食练前踢,学袋鼠跳练弹跳——效果立竿见影!

二、教研组到底在忙些啥?

(挠头)这么说吧,好的教研组就像机构的""干三件大事:

1. 课程开发:不是随便编套动作就完事

  • 分阶体系:白带到黑带总共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重点练啥?
  • 趣味性设计:怎么让压韧带不变成"酷刑现场"?
  • 安全评估:后空翻这种动作该放哪个阶段教?

我们教研组最近就在折腾这个——发现用瑜伽球辅助做柔韧训练,孩子们疼痛感能降低40%左右。

2. 教师培训:光有好教材不够

遇到过教练教得满头大汗,学员还是一脸懵的情况吧?这时候就需要:

1.标准化教案:连语气词都要规定吗?倒也不必...

2.教学法培训:比如纠正动作时,是先说优点还是先挑毛病?

3.应急方案:学员突然抽筋该怎么办?(别笑,真遇到过)

3. 效果追踪:不是打完考勤就完事

  • 每月拍摄学员动作视频对比
  • 设计"家长看得懂"的进步报告
  • 收集学员吐槽(没错,挨骂也是工作内容)

三、教研难点在哪里?

(叹气)这活儿真没看起来那么简单。主要卡在几个地方:

资金投入:买运动分析软件要钱吧?请外教培训要钱吧?很多机构就卡在这儿了——觉得不如多买几个脚靶实在。

人员流动性:好不容易培养个教研骨干,结果被挖走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创新压力:现在小孩见多识广,去年好用的游戏化教学,今年可能就被嫌弃"幼稚"。

四、普通机构怎么做教研?

别慌!就算没有专业团队,记住这三个土办法:

1.建立教学日志:今天哪个动作教得特别顺/特别卡?记下来!

2.定期互评课:教练之间互相挑毛病(注意别打起来)

3.善用手机:拍下学员常见错误动作,分类整理成"案例库"有个合作道馆,就用手机云盘做了个共享资源库,现在连偏远地区的加盟店都能用上最新教案。

五、未来会怎样发展?

个人觉得吧,以后肯定得往"科技+人性化"方向走。比如:

  • 用AR技术辅助动作纠正
  • 智能手环监测训练负荷
  • 但永远替代不了教练那句"比上次进步多了"的鼓励

(突然正经)说到底啊,教研不是为了搞花架子,而是让每个学员——不管是想减肥的白领还是想考段位的孩子,都能安全、高效、快乐地享受跆拳道。这事儿,值得认真对待!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