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触的朋友常问:"品势是不是就是花架子啊?" 这么说吧,如果把跆拳道比作做菜,竞技是"爆炒"品势就是"文火慢炖"它讲究的是:
辽宁这边特别有意思,好多教练会拿东北话教动作:"这个转身得跟扭秧歌似的,浪起来但别飘!" 听着乐呵,但理儿是真对。
去年沈阳有个案例,小伙儿跟着抖音练品势,结果把膝关节练伤了。医生一问就乐了:"发力顺序整个整反了啊!" 专业培训三大不可替代:
1.动作纠偏:你自己可能感觉挺帅,教练一眼就能看出"肘往外拐了"2.进度规划:先学太极一章还是直接高丽?得根据你柔韧性来
3.文化理解:每个动作其实都在讲个故事,自学根本悟不到
(突然想到个事儿)大连有家道馆特别逗,新人第一次来就让人家对着镜子摆造型,然后录像——等三个月后再看,自己都能笑喷。
别光看道馆装修多豪华,重点看这些:
沈阳铁西区有家十年老馆,墙上挂着学员从白带到黑带的成长照片,特别震撼。老板说最骄傲的不是拿了多少奖,是有个学员考师范时因为品势特长加了20分。
1.贪多求快:太极一章没练熟就惦记八卦,结果全学成四不像
2.装备误区:以为必须穿几百块的道服,其实初期几十块的纯棉款更吸汗
3.死磕细节:有个学员非要把弓步压得跟尺子量过似的,反而把动作练僵了
说到这儿想起个乐子事,鞍山有个大哥第一次上课,把品势当成武术套路来练,教练说"要配合动作"他直接来了句"哈!哈!"跟李小龙似的,全场笑趴。
在辽宁跑了二十多家道馆后发现:越是专业的教练,越会化繁为简。他们把复杂的品势拆解成:
最近特别欣慰看到,很多培训机构开始引入运动科学,会用手机APP分析学员动作轨迹。不过说到底,品势练的是心性——能沉得住气把简单动作重复千遍的人,生活中也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