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就是一个教室搞定三种技能:上午挥画笔,下午踢腿法,中间穿插英语对话。听着有点混搭是吧?但你想啊,现在孩子哪个不是同时学五六门课?这种设计反而更符合实际需求。
举个例子:深圳某机构去年试点这种模式,续课率高达87%,比单科培训班高出近30%。为啥?孩子觉得像闯关游戏,家长觉得省了接送时间,双赢!
乍看八竿子打不着对吧?其实有门道:
有个真实案例:杭州8岁男孩原本注意力缺陷,混合学习半年后,学校老师都说他"像换了个人"。
关键看怎么教!这里分享个绝招:
这么说吧,你去看看那些国际幼儿园,不都是这样玩着学的?
这个问题特别重要!重点在于课程设计节奏:
北京朝阳区某机构做过对比实验,这种模式的孩子知识点留存率比单科高40%。
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这类课程,记住这5个黄金法则:
1.试听课必上:别被宣传视频忽悠,亲眼看看孩子反应
2.师资配比:理想状态是1个主课老师+2个助教(尤其跆拳道要注意安全)
3.课程间隔:绘画和跆拳道至少间隔1小时,避免手腕疲劳
4.语言环境:外教不是必须,但老师发音得标准
5.装备清单:
说实在的,我当初也觉得这种班是噱头,直到带侄子试了三个月。小家伙现在画恐龙会标注拉丁学名,练太极一章会自己数"one two three"最绝的是——以前死活不肯开口说英语,现在看见老外居然主动说" shoes are cool"!
不过要提醒啊,这种班特别挑机构。有些就是随便拼凑课程,关键看有没有完整的融合教案。好的机构会把《向日葵》欣赏和回旋踢动作编成英语童谣,那才叫真功夫。
最后唠叨句大实话:别指望孩子三样都成大师,但这种跨界训练确实能培养多维思维。现在社会要的不就是能文能武还会沟通的人才嘛?反正我觉得,比死磕奥数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