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木板"啊,它更像带规则的打架艺术(当然不能真打人)。简单说就是:
西乡塘这边的培训班,教练常挂在嘴边的是:"动作标准比踢得高重要多了!"这话可太实在了,见过不少初学者为了耍帅把腰闪了的...
这么说吧,上周我亲眼看见某机构的测试课:5岁小娃哭唧唧不敢上前,教练居然掏出个会发光的脚靶,瞬间变成游戏模式。这就看出门道了:
1.地段优势:地铁3号线直达,家长接送不折腾
2.师资靠谱:至少3个教练有青奥会执教经历
3.课程灵活:居然有"亲子互殴课"专业叫法是对练课啦)
有个学员妈妈跟我说:"原先孩子写作业坐不住,练了半年居然能自己整理道服了"你看,这效果比补课班实在多了。
刚入门的伙伴经常犯嘀咕:"我这么大人了还跟小孩一起练?"——打住!先说几个血泪教训:
教练老李说得特别在理:"跆拳道就像煮老友粉,火候不到硬掀锅盖,最后只能吃夹生的。"四、试课要看哪些门道?
建议先蹭节体验课,重点观察:
1. 教练会不会主动调整学员动作细节
2. 课程中有没有安排保护性倒地教学
3. 老学员的腰带磨损程度(练得勤的腰带边缘会起毛)
有个数据挺有意思:西乡塘规模最大的道馆,每年有23%学员是因为看了《摔跤吧爸爸》来的,但坚持到绿带的只有7%——所以啊,冲动报班不如先试三节课。
别听那些"2980包考黑带"的忽悠!正规机构的收费通常是:
有个冷知识:南宁跆拳道协会每年会抽查各机构,西乡塘的投诉率最低,这和明码标价有很大关系。
要说个人观点啊,现在很多家长把跆拳道当"身术"学,其实它更大的价值是培养瞬间判断力。上次看见个小姑娘在课上连续五次被摔趴下,第六次居然懂得用手肘缓冲了——这种应变能力,考试打架都用得上,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