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品势就是跆拳道的"套路"武侠小说里的降龙十八掌,得按顺序把动作连起来打。最基础的白带品势叫"太极一章"总共18个动作,听着不多对吧?但每个动作都得做到位才算数。
举个例子,光是"格挡"动作就有三个要点:
1. 手臂角度必须是45度
2. 发力点在手腕
3. 另一只手要收在腰间
你看,是不是跟想象中"比划两下"完全不一样?
有些家长可能会嘀咕:让孩子练品势有啥用?直接学踢腿打实战不香吗?诶,这你就外行了。
品势至少有三大好处:
去年我们道馆有个10岁的小胖子,练了半年品势,不仅瘦了15斤,连写作业都能坐得住两小时了——这效果,比补课班强多了吧?
1.贪多嚼不烂:见过不少学员,一周就想学完三套品势。结果呢?比赛时连最基本的弓步都站不稳。
2.光练不思考:教练示范时玩手机,回家自己瞎练,动作全变形。
3.忽视基本功:马步都扎不稳就想练旋风踢,这不是找摔吗?
4.装备随便穿:穿个牛仔裤就来训练,动作能到位才怪。
5.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周来一次,还指望能进步?
根据我们道馆7年的教学经验,进步快的学员都有这些习惯:
有个真实案例:去年市锦标赛亚军小李,就是把太极八章拆成30个小片段,每天专攻一个片段,三个月就脱胎换骨。
别以为把孩子往道馆一送就完事了。最怕遇到这两种家长:
1. 过度干预型:孩子每做个动作都要指手画脚
2. 完全不管型:连孩子练到哪章了都不知道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
很多家长特别在意考级速度,恨不得三个月就考到黑带。这么说吧,品势考级就像盖楼:
见过太多学员为了赶考级进度,基础没打牢,到蓝带以后全部动作都要回炉重造——这不多此一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