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得弄明白比赛对培训班意味着什么。不是单纯为了争个名次,而是通过比赛:
- 检验教学成果的"金石"- 激发学员斗志的"心针" 提升机构口碑的"活广告" 发现好苗子的"子"举个真实例子:去年某培训班通过季度赛,发现个12岁小姑娘反应速度特别快,针对性培养后今年直接拿了省青少年组亚军。
裁判组、计分组、医务组...听着复杂?其实记住三点就行:
1. 专业岗必须持证(比如裁判得有协会认证)
2. 志愿者可以找学员家长
3. 现场最少配2名急救员
重点检查:
建议采用"分+表现分"的评分制:
9:00-9:30 选手称重分级(按体重分3个组别)
9:30-11:30 循环赛(每组打满3轮)
11:30-12:00 公布晋级名单
14:00-15:30 半决赛(三局两胜制)
15:30-16:30 决赛(引入现场观众投票环节)
16:30-17:00 颁奖+合影
说个真人真事:某次比赛因为没检查护具,导致选手脚趾骨折。所以必须:
1. 赛前全员体检报告备案
2. 护具双重检查制度
3. 场地四角安排安全员
4. 就近医院绿色通道确认
要说我的个人建议啊,与其搞一年一次的大赛,不如做季度小型赛。频率高了,学员有盼头,教练也能及时调整教学方向。记住,比赛不是终点,而是教学环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