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俩放一块儿学效果翻倍。民族舞练的是柔韧性和节奏感,跆拳道练的是爆发力和反应速度。一个像水一个像火,但身体协调性这块儿拿捏得死死的。
举个例子,渝中区有个培训班去年做过统计:同时学这两样的学员,三个月后:
为啥?因为民族舞的热身动作能有效预防跆拳道训练中的肌肉拉伤,反过来跆拳道的核心力量训练又让舞蹈动作更稳更有质感。
跑遍了主城九区,我发现重庆的培训大概分三类:
1.专业机构:比如江北的"武堂"课程体系特别科学
2.健身房附加课程:像解放碑几家大型健身房都有这类课程
3.社区公益班:南岸区几个社区搞得风生水起
重点说说怎么选班:
刚开始学最容易犯的几个错误:
建议这么安排学习节奏:
第一周:基础站姿+简单步法
第二周:加入手臂动作
第三周:尝试把舞蹈动作和跆拳道基础动作结合
一个月后再考虑买专业服装
重庆市场的行情是这样的:
个人建议刚开始报个10次卡试试水,别一上来就办年卡。见过太多人冲动消费,结果去两次就闲置了。
说说我认识的张阿姨,55岁开始学这个。刚开始连广场舞都跳不顺溜,现在呢?去年社区汇演,她那个融合了跆拳道元素的苗族舞直接火出圈。用她的话说:"这岁数学新东西,关键得找对方法,循序渐进。"大学生小林,本来是想学跆拳道防身,结果被老师带着接触了民族舞。现在可好,成了学校文艺晚会的常驻嘉宾,还自创了好几个融合节目。
所以啊,别给自己设限。民族舞不是小姑娘的专利,跆拳道也不是糙汉子的专属。在重庆这座魔幻8D城市,什么混搭都不奇怪。
我觉得吧,这种跨界培训能火起来,说到底是因为现代人追求效率。花一份时间掌握两门技能,还能达到1+1>2的效果,搁谁不心动?
但要注意的是,别被某些机构的营销话术带跑偏。不是所有民族舞都适合和跆拳道结合,比如傣族舞的某些动作就不太适合。找到适合自己的组合方式才是关键。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不管学什么,坚持最重要。见过太多人开始热情高涨,买了全套装备发朋友圈,结果没两周就销声匿迹了。记住啊,培训班的钱白花是小事,辜负了自己当初那份热情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