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刚开始我也觉得"这么小的孩子踢踢打打能学啥"直到亲眼看见隔壁家5岁的妞妞学了半年后的变化:驼背改善了,吃饭不挑食了,过马路都记得牵着奶奶的手说"遵守规则"
关键好处有这些:
跑遍了县里6家机构,发现主要分三类:
1.传统道馆:比如XX武道馆,教练都是黑带三段以上,训练场铺着专业垫子,但课程时间固定
2.早教中心附加课:像XX宝贝这种,把跆拳道和乐高、绘画打包卖,环境温馨但专业性差点意思
3.幼儿园特色课:部分民办园引进的,优点是接送方便,缺点是进度慢
有个冷知识:县体育局去年给3家机构颁发了"训练基地"的牌子,认准这个标志起码师资有保障。
先别急着报课,试试这三个自测方法:
1. 在家放段跆拳道视频,看孩子是模仿还是害怕
2. 带孩子体验免费试听课(现在没有试听课的机构基本可以pass)
3. 观察孩子上完体验课是喊着"去"还是找借口逃避
记住啊,4岁以下建议选游戏化教学的课程,比如把踢靶子设计成"大灰狼"那种。
上周还有个家长跟我吐槽,花两千多买的课包,结果教练隔三差五换人...所以一定要问清楚师资稳定性!
教练偷偷告诉我这几个亲子游戏:
1.气球大战:用膝盖顶气球不让落地,练平衡
2.影子对决:晚饭后对着路灯玩踩影子,练反应速度
3.毛巾拔河:用旧毛巾代替腰带,简单还安全
重点不是动作多标准,而是让孩子保持兴趣。我家二宝现在一到周末就嚷嚷:"爸爸我们来玩跆拳道游戏吧!"## 六、个人掏心窝的建议
见过太多家长一窝蜂报班又半途而废的。其实吧,幼儿跆拳道本质是种教育投资——比起能踢多高,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敢尝试、能坚持的性格。
县里新开的阳光跆拳道俱乐部有个细节挺打动我:每节课最后5分钟,教练会带着孩子们给家长演示今天学的内容。看着小豆丁们一脸认真地行礼,突然就理解为什么说"廉耻"是跆拳道精神了。
要是拿不准主意,建议先买12次的小课包试试水。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种子,有的适合在竞技场上绽放,有的更享受运动本身的快乐,这都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