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入门阶段(10-9级)
带色 | 训练时长 | 核心考核内容 | 心理建设重点 |
---|---|---|---|
白带 | 1-2月 | 基本礼仪、马步冲拳 | 克服怯场心理 |
白黄带 | 3-4月 | 前踢、上中下格挡 | 建立训练节奏 |
这个阶段就像小学生学拼音,横叉竖叉能要半条命(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有个小学员考级时紧张到同手同脚,结果把"上步"太空步,全场笑翻后反而放松了——你看,失误也是成长的养分嘛。
2. 初级阶段(8-5级)
带色 | 标志性技术 | 力量要求 | 常见瓶颈 |
---|---|---|---|
黄带 | 横踢 | 木板击破 | 腰部发力协调 |
黄绿带 | 侧踢 | 连续动作衔接 | 呼吸控制 |
绿带 | 旋风踢 | 1cm木板 | 空间判断力 |
这时候开始接触"太极一章",动作多得让人怀疑人生。有个学员在家练到踢碎花瓶,结果用压岁钱赔了妈妈新花瓶——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学费"吧。
3. 中级阶段(4-1级)
```text
蓝带:后踢+2cm木板
蓝红带:后旋踢+组合技
红带:360°腾空踢+3cm木板
```
这个阶段教练会突然变成"控"一个转身动作能抠半小时。某位红带学员考级时踢碎木板太兴奋,结果忘记收势被扣分——所以啊,耍帅也要按基本法来。
4. 黑带段位(1-9段)
黑带才是真正开始!有个五段大师至今每天5点晨练,他说:"黑带不是终点,是系得更紧的起点"这话我现在才懂。
变化点 | 旧标准(2020) | 新标准(2025) | 适应建议 |
---|---|---|---|
年龄分组 | 3组 | 5组 | 查看官网细则 |
木板厚度 | 统一1cm | 按体重分级 | 加强针对性训练 |
理论考核 | 20%权重 | 30%权重 | 多读《跆拳道哲学》 |
最近有个考生因为不知道"跆拳""拳"怎么写被扣分——文化课真的不能临时抱佛脚啊!
1.儿童学员:"先学会系道带再学踢腿"某教练制止了第7次散开的腰带
2.青少年:月考级就像游戏通关,但外挂软件不如流汗升级
3.成人学员:柔韧性可以练,但建议先买好医疗保险(开玩笑的)
有位40岁学员考绿带时竖叉差10cm,考官看他天天带膏药来训练,破例给了通过——态度有时候比角度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