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爱提前半小时到道馆,把垫子擦得锃亮。最怕家长突然推门进来问"教练,我家孩子能打几个?"——说真的,跆拳道不是算术题啊朋友们。这时候我通常会边擦垫子边解释:
记得上个月有个奶奶带着6岁孙子来咨询,开口就说"能不能三个月练到黑带"我当时手里的抹布差点掉地上...
"教练我的恐龙贴纸呢?"——这是小班孩子最常问的问题。教4-6岁孩子和教大孩子完全是两码事,我的秘诀是:
1. 每15分钟换一个训练项目(久了他们屁股就开始扭)
2. 把横踢动作说成"脚画彩虹"3. 准备一盒贴纸当"精神氮泵"上周教"马步冲拳"5岁的朵朵突然举手:"教练,我的拳头在放屁!"笑翻,原来是她发力时不小心...你懂的。这种突发状况每天都有,但正是这些瞬间让工作充满惊喜。
总有些家长会忧心忡忡地问:"上课老走神怎么办?"我的回答通常是——这太正常了好吗!成年人都没法专注刷1小时手机,凭啥要求孩子90分钟全神贯注?这时候我会建议:
有个叫小宇的孩子,前三个月每节课都要跑出去哭三次。现在?人家可是班里的"纪律小班长"这种转变比考段位更让我有成就感。
教10岁以上孩子又是另一种画风。他们开始在意:"教练,这招能防身吗?"原则是既讲实用也讲武德:
去年有个初中生偷偷告诉我,他用课堂教的挣脱术摆脱了校门口搭讪的陌生人。听到这话,比我当年自己考黑带还高兴。
拖地时经常想起孩子们今天的表现——明明累得发抖还要坚持的豆豆,主动帮同学系腰带的明明...说实在的,这行最大的福利不是工资,是能亲眼见证种子破土的全过程。有时候家长感谢我教会孩子踢腿,但其实孩子们教会我的更多:
刚入行时觉得当教练就是教动作,现在懂了,我们其实是在用武道当画笔画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