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刚开始听说村里开跆拳道班的时候,我也纳闷:种地的娃娃学这个干啥?后来跟几个家长聊了聊,发现原因还挺实在的:
王家庄的老李跟我说:"不指望孩子当冠军,就是让他活动活动,总比蹲墙角打游戏强吧?"实在,说到点子上了。
你可能要问:农村条件有限,能教正宗跆拳道吗?我专门去看了几家,发现教的内容还真不含糊:
1.基础动作:马步、冲拳、踢腿这些基本功占60%课时
2.礼仪教育:每次上课先鞠躬,培养尊师重道的意识
3.简单防身:教几个实用的防身动作,特别受女孩子家长欢迎
4.趣味游戏:把训练编成游戏,孩子们特别买账
张教练跟我说:"农村娃学东西实在,不搞那些花架子。教会他们保护自己,培养点精气神,就够了。" 三、农村办班面临的实际困难
当然啦,事情没那么简单。跟城里比,农村跆拳道班确实遇到些坎儿: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问题正在慢慢改善。去年县里给10个村配了专业地垫,今年听说还要搞教练培训计划。
最让我感触的,是看到那些孩子的变化。刘家沟的小胖,学了半年瘦了20斤;马寨的留守儿童小芳,现在变得特别自信。具体来说:
身体方面:
性格方面:
赵教练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教的不是打架,是怎么做人。"
说实话,我挺看好农村跆拳道的发展前景。为啥这么说呢?
首先,政策支持力度大。现在提倡体教融合,很多地方把武术类项目纳入课后服务。
其次,市场需求真实存在。农村家长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但又负担不起钢琴、美术这些"高端"兴趣班。
最重要的是,确实有效果。孩子喜欢,家长认可,这事儿就能持续下去。
不过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能为了赚钱就降低教学质量。现在有些培训班光顾着收学费,教得糊弄,这样迟早要完。
要我说啊,农村跆拳道这事儿挺好,但得把握住度。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考级、比赛,就踏踏实实教孩子强身健体、培养品格。另外建议村里可以跟学校合作,把课程安排得更合理些。
最重要的是保持初心——不是为了培养运动员,而是让农村娃也有机会接触正规体育教育。只要把握住这个方向,南阳农村的跆拳道班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