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学生党甚至宝妈,突然开始扎堆学跆拳道?是跟风还是真有用?特别是宁波旋舞跆拳道这家机构,每次路过都能看到里面热火朝天的训练场面——那些劈木板、后旋踢的动作,真的适合我们这种连跳绳都绊脚的体育废柴吗?
先别急着打退堂鼓。我当初第一次推开旋舞道馆的玻璃门时,腿抖得比第一次约会还厉害。但现在嘛...(看看自己腰上消失的赘肉)咱们还是用事实说话。
这个问题我替你们问过教练老金了,他掰着手指给我算了笔账:
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他们针对新人的"机制"第一节课根本不让踢靶,就教你怎么正确摔倒——没错,学打架先学挨打,这脑回路清奇吧?
别被抖音那些720度回旋踢吓到,旋舞的课程分级特别细。小白班前两周就干三件事:
1.站姿:原来并腿站立在行家眼里全是破绽
2.呼吸:发力时憋气是大忌,这点和瑜伽莫名相通
3.礼仪:系道带时指甲不能外翻这种细节都有讲究
教练阿杰有句口头禅:"动作丑没关系,先把框架搭对"他们甚至开发了"分解版太极八章"把标准套路放慢三倍教学。我亲眼见过60岁的阿姨三个月后能完整打下来,你还觉得自己不行?
第一次买护具时我就被坑过。旋舞的前台小妹偷偷告诉我:
最良心的是他们的装备租赁服务,20块钱能用半个月。毕竟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对吧?
原来跆拳道馆还是个神奇社交场。上周的"训开放日"居然成了大型相亲现场——毕竟能看清一个人真实脾气的场合不多,被踢中时还能保持风度的绝对是好苗子。更别说定期组织的海岸线特训,在象山沙滩上练品势,比闷在道馆有意思多了。
不过要说最实用的,是他们独创的"地铁防身模块"怎样用书包格挡,怎么在狭窄空间出腿。有次我亲眼见证160cm的妹子用教练教的招数,在模拟演练中放倒了190cm的壮汉学员。
总有人问我"25岁骨头都硬了还来得及吗"看看我们班成员构成你就懂了:
教练说成年人的优势反而是理解力强,不像小朋友要反复纠正习惯性错误。倒是那些练过舞蹈的经常吃亏,因为跆拳道的发力方式和跳舞完全相反。
现在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选旋舞?这么说吧,上周当我第一次成功用回旋踢破板时,听见背后有新学员小声说"这姐姐好厉害"知道三个月前我还是个体测800米要跑6分钟的菜鸡。有些改变,真的只需要你推开那扇印着旋风logo的玻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