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好奇,为啥珠江新城的外国白领下班后都往道馆跑?今天咱就唠唠这个——在广州学跆拳道,真不只是小朋友的专利。
先破个误解:这可不是单纯踢踢打打的运动。说白了,它就像身体版的国际象棋,得用脑子控制肢体。广州现在有30多家涉外跆拳道馆,老外学员占比能到4成——你猜为啥?
去年天河有家道馆搞实验,让零基础老外和本地人混班训练。你猜怎么着?三个月后老外的出勤率反而高17%,这事儿挺有意思吧?
珠江新城"踢馆"事件听说过没?不是真打架哈!是说有家韩国教练开的道馆,专门针对外企高管推出"午间闪电课"45分钟一节课,把老外拿捏得死死的。这种本地化操作就很灵性:
1.时间灵活:早课7点就开始,契合老外作息
2.双语教学:教练英语比雅思口语考官还溜
3.社交属性:课后啤酒聚会比训练还热闹
不过要注意啊,不是所有道馆都靠谱。有学员跟我吐槽过,某家挂着"认证"牌子的,教练居然分不清横踢和侧踢...所以啊,挑道馆得擦亮眼。
刚开始学那会儿,我也犯过蠢——穿着篮球鞋就去上课,结果滑得跟溜冰似的。后来才摸清门道:
装备选择:
课程选择:
记住咯,前三个月最重要的是培养肌肉记忆。我见过太多人一上来就想学旋风踢,结果把自己转晕了...
去年在越秀道馆见过个法国姑娘,死活不肯喊"ihap"(就是那个啊哒的叫声)。后来教练想了个招,让她用法语喊——结果人家喊得比谁都响。你看,这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乐趣。
老外学跆拳道最常闹的笑话:
不过说真的,这种跨文化交流反而让训练更有意思。现在不少道馆专门搞中外学员结对子,效果出奇地好。
学跆拳道这事儿吧,就像吃早茶——看着简单,门道深着呢。广州这些道馆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把韩国传统功夫做出了广式早茶的包容性。别管你是哪国人,只要站上垫子,就得按规矩来。但练着练着你会发现,那些条条框框反而让人更自由。
对了,要是哪天你在道馆看见个金发老外把"息"听成"削皮"笑太大声——保不齐下个闹笑话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