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北京东城区每年有超过300场跆拳道赛事,但70%的参赛者因为基础不扎实首轮就被淘汰。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一个完全不懂跆拳道的小白,到底该怎么准备东城区的比赛?
(突然想到前几天有个学员问我:",我韧带硬得像钢筋,是不是没救了?"这问题太典型了,后面咱们专门说)
先破除个误区:跆拳道比赛不是打架!正规赛事主要比三种功夫:
1.品势比赛:相当于武术套路,要记动作序列
2.竞技比赛:戴护具对抗得分(新手建议从这个入手)
3.特技表演:后空翻踢木板那种(没三年功底别碰)
东城区特色在于传统+现代融合,去年冠军赛就要求选手在品势环节加入京剧亮相动作,特别有意思对吧?
(掏出小本本记重点)
有个血泪教训:上周某宝爆款护具打折,学员买了套99元的,结果实战时被踢裂了护裆...真的,有些钱不能省。
来看看我带的学员小王的时间表:
阶段 | 每周次数 | 重点内容 | 饮食注意 |
---|---|---|---|
第1-2月 | 3次 | 基本腿法+体能 | 多补蛋白质 |
3-4月 | 4次 | 组合技+反应训练 | 控碳水 |
赛前1月 | 5次 | 模拟实战 | 禁油炸 |
重点说个坑:很多人狂练高踢腿,结果比赛时根本用不上。东城裁判最看重中段踢击的准确性,这个后面展开说...
去年担任区赛副裁判长时,发现90%的新手都栽在这些细节上:
1.发声时机不对:要在踢中瞬间喊,不是踢之前嚎一嗓子
2.收腿拖沓:踢完要像触电般快速收回
3.眼神飘忽:必须死盯着对手肩膀位置
(突然想起个经典案例)上届有个选手每次踢完都下意识看裁判,就像考完试偷瞄老师那种,直接被扣了0.5分印象分...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我带的45岁阿姨学员,三个月就从摸不到脚尖到能标准横踢。秘诀就三点:
1.动态拉伸:踢腿本身就是最好的拉伸
2.热水浴后练:晚上9点效果最佳
3.疼痛阈值法:每次多坚持3秒就进步
不过要注意!千万别学网上那种暴力压腿,去年积水潭医院接诊了7例韧带撕裂都是这么来的。
说几个你们绝对想不到的:
重点!提前1小时到场不是怕迟到,是要适应场地灯光。去年崇文门中学赛场的顶灯特别晃眼,好几个选手踢空了。
直接上干货:
1. 官方渠道:"东城体育"公众号每月15日更新
2. 道馆推荐:找有"区教委合作单位"铜牌的
3. 避开中介:报名费超过300元的都是二道贩子
偷偷告诉你们,每年3月和9月有新人保护赛,只允许白带和黄带参加,拿奖概率高30%。
小编最后说句掏心窝的:别老想着速成,我见过最优秀的学员,都是先把马步扎了三个月才开始学踢腿的。东城跆拳道协会的李会长有句话特别在理——"比赛比的是谁的基本功忘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