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23 9:46:55     共 2165 浏览

你大概想象不到——跆拳道踢腿时带起的风声,居然能通过振动传到我耳蜗植入体里,像某种加密的电报。去年在南昌残疾人运动中心,当我看见失去右臂的教练用左肘击碎木板时,那种震撼比任何鸡汤都管用。今天就掏心窝子聊聊,普通人根本不会告诉你的残疾人跆拳道真相

先泼盆冷水:这些误区耽误了多少人

总有人觉得残疾人运动就是做做样子,特别是跆拳道这种讲究肢体协调的。我当初也犯嘀咕:缺条腿怎么保持平衡?听障选手怎么配合口令?直到看见脊髓损伤的学员坐在特制支架上练习手部格挡动作,才明白自己多狭隘。

最常见的三大认知偏差:

  • 误区1:"程度太重练不了"——实际上南昌特教学校开发的12级分级体系,连重度脑瘫都有对应课程
  • 误区2:"昂贵装备"——市残联补贴后,护具租赁每月不到100元
  • 误区3:"不标准等于白练"改编后的太极一章套路,轮椅使用者完成度照样能达90%

魔鬼藏在细节里:训练场上的神改装

第一次进道馆就发现玄机:地板下埋着震动传感器,听力障碍者可以通过脚底反馈节奏。更绝的是那个会发光的沙包,不同颜色对应不同击打力度,完全就是为视障者设计的游戏化训练。

必须公开的硬件清单

1. 磁吸式护具(义肢佩戴者友好)

2. 语音转振动腰带(听障者专用)

3. 可调节高度的平衡木(下肢不便者适用)

有次训练中途下雨,教练突然让所有人单腿站立做格挡——后来才懂这是在模拟义肢使用者的日常状态。这种沉浸式体验,比说教强一万倍。

自问自答时间:最尖锐的五个问题

Q:没有手怎么格挡?

A:南昌队的王教练开发出用肘部和小臂形成三角防御区的方法,实测能承受200磅冲击力。他带的聋哑学员去年还拿了省残运会铜牌。

Q:训练会不会加重原有残疾?

A:反而能改善!像小儿麻痹症学员通过坐姿踢腿训练,腰腹力量提升后居然减轻了脊柱侧弯。

Q:动作难看会不会被嘲笑?

A:知道我们道馆第一法则吗?"标准度,更看重你今天比昨天多撑了0.1秒"倒是健全人来体验时经常因协调性被我们碾压。

Q:真能防身吗?

A:上周有个坐轮椅的姑娘用改良版后踢,直接把骚扰者的膝盖撞脱臼了——当然我们不提倡暴力,但改编后的招式实用性确实超乎想象。

Q:去哪找靠谱教练?

A:认准中国残奥委会认证的"适应性体育指导员"南昌目前有7位。偷偷说,洪城大道那家"和道场"教练以前是特战队退役的。

小编说点得罪人的

见过太多人把"特殊照顾"善意,其实残疾人要的不是降低标准,而是另一种标准。就像我们道馆墙上写的:"当你说'做不到'时,其实在说'还没找到方法'"。下次路过跆拳道馆,建议你隔着玻璃看看那群"非标准"者——他们踢腿时带起的风,真的能吹碎所有刻板印象。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