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好奇,现在满大街的跆拳道馆到底生意怎么样?说真的,每次路过那些玻璃墙的练功房,看着里面穿白色道服的人"哈!哈!"地踢腿,总忍不住想——这玩意儿现在这么火吗?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
去年体育总局出了份报告,武术类培训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其中跆拳道占了将近四成。什么意思?就是说每10个学武术的孩子里,差不多有4个在练跆拳道。我家楼下那条商业街,三年间从1家道馆开到5家,周末停车场全是家长的车。
为啥这么火?我琢磨着有几个原因:
跟几个报班的家长聊过,发现他们想的特别实在。张姐说她儿子以前周末就知道打游戏,现在每周三次训练,体格肉眼可见地变结实。李叔更直接:"中考体育占分越来越多,学这个就当锻炼身体呗。"要说最关键的,还是现在家长们的安全意识上来了。去年某机构调查显示,72%的家长认为跆拳道能教孩子自我保护。这话不假,我侄女去年就用学的前踢吓退了想抢她文具的高年级学生——当然没真踢到人,架势摆出来对方就怂了。
你以为只有孩子在学?错啦!现在都市白领报班的可不少。我们写字楼里就有个"班"周三晚上总看见一群西装革履的人换上道服嗷嗷叫。王律师跟我说:"健身房有意思,既能发泄压力,又能学点防身术。"现象特别有意思——相亲角资料里,写"跆拳道蓝带"的明显比写"弹钢琴"的受欢迎。可能现在大家都觉得,会两下子功夫的人比较有安全感?
说实在的,现在开道馆确实挺卷。光是我住的这个三线城市,注册的跆拳道馆就有60多家。但你要说饱和?我看未必。刘教练开了十年道馆,他说关键要看教什么:"以前教套路就能糊口,现在得会体能训练、防身术、甚至要懂儿童心理学。"还冒出些新玩法,比如:
如果你正打算报班,听我几句实在话。首先看教练资质,韩国国技院认证的教练最靠谱;其次看场地,垫子厚度够不够、镜子有没有裂缝这些细节很重要;最后一定要试课,感受下教学氛围。
千万别贪便宜选那些地下室改造的道馆,通风不好练起来真要命。有个朋友图便宜报了家598包年的,结果三个月后道馆跑路了——现在这行当,年费低于市场价30%的都得留个心眼。
这个问题我被问过好多遍。这么说吧,如果你指望学三个月就能一个回旋踢放倒壮汉,那还是去看武侠片比较快。但长期练习确实能带来这些改变:
1. 体能和柔韧性提升特别明显
2. 反应速度会比普通人快半拍
3. 遇到突发状况更冷静(考级时那种紧张环境练出来的)
有个真实案例,去年地铁上有醉汉闹事,练过两年跆拳道的程序员小陈,用学过的控制技把人按在地上等保安,全程没造成伤害。这事还上了本地新闻。
跟几个业内人士喝酒时聊过,大家普遍觉得接下来会两极分化。高端道馆会往"体育+教育",普通道馆可能要转型成社区健身中心。还有个趋势是线上教学,不过说真的,跆拳道这种项目,光看视频不实操根本学不会。
最近不是流行跨界融合吗?深圳已经有道馆推出"跆拳道+戏剧表演",小朋友们既学功夫又练台词,据说报名都排到明年了。
说到底,跆拳道培训能火这么久,就是因为踩中了现代人"既要健康又要实用"。你说它是不是花架子?至少比躺着刷手机强吧?要是你正在犹豫要不要试试,我的建议是——找个正规道馆体验课上一节,说不定就找到新爱好了。记住啊,报班别冲动,先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那种流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