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跆拳道就是穿着白色道服"哒啊哒"乱叫,其实啊,现代竞技跆拳道可是正经八百的奥运项目。简单来说,它是以腿法为主的格斗技术,讲究"踢近打贴身摔"不过要注意哦,竞技比赛里摔法用得少,主要还是靠腿法得分。
三个最基础的认知误区:
别急着买几百块的竞技道服,初学者穿普通运动服就行。护具倒是要重点投资,特别是护裆和护齿——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说多了都是泪。
"格斗式"姿学不会,后面全白费。记住这个口诀:前脚掌着地像踩蚂蚁,后脚跟虚抬像踩鸡蛋。膝盖微曲,双手自然防护,这个姿势能进能退。
见过有人踢腿时憋得脸红脖子粗吗?正确呼吸应该是:蓄力时吸气,发力瞬间短促呼气。刚开始可以夸张地"哈!"来找感觉。
动作要领分三步:
1. 提膝转胯(想象膝盖去找对面肩膀)
2. 小腿像鞭子甩出去
3. 用脚背或胫骨击打目标
常见错误:转胯不够导致踢成"阴腿"腿慢被对手抓住脚踝——别笑,每个老手都有过这种黑历史。
这个动作特别吃柔韧性,但有个取巧办法:先练好提膝高度,再考虑下劈幅度。建议对着沙包练,千万别直接劈空,容易拉伤大腿内侧肌肉。
1.距离感比力量重要:保持一腿距离最安全,近了用手法控制,远了用步法调整
2.假动作要有真有假:先做两个标准的横踢,第三个突然变线踢
3.节奏变化最致命:快慢快或者慢快慢的组合往往能打开对手防御
有个真实案例:去年市赛有个小伙子,靠着反复练习"横踢接后旋踢"组动作,硬是打进了半决赛。你看,有时候把简单招式练到极致,比学一堆花招管用。
建议三分法:
记住啊,宁可少练十分钟,也要做好充分热身。见过太多人急着上场结果拉伤肌肉,歇半个月反而耽误进度。
1. 关节不适立即停训(特别是膝盖和脚踝)
2. 对练时收着力道(你不是在拍武侠片)
3. 头晕恶心马上休息(脱水比受伤更危险)
有个血泪教训:我师弟当初为了减重疯狂脱水,比赛时直接晕倒在台上。所以现在看到新人盲目减重,我都会多唠叨几句。
练了十二年跆拳道,最大的感悟是:这玩意儿更像修炼性格。急性子的被磨出耐心,懦弱的慢慢变得勇敢。每次累到想放弃时撑住的那一下,才是真正的成长。
现在很多家长送孩子来学,就问能不能防身。要我说啊,跆拳道给的不是打架的本事,而是不用打架的底气。当你足够自信时,很多冲突自然就化解了。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别把段位和奖牌看得太重。能坚持每周训练三次以上,你就已经赢了90%的人。毕竟嘛,跆拳道是和自己较劲的运动,今天的你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