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23 9:52:40     共 2153 浏览

为什么这场培训值得被记录?

(咳咳...容我先喝口水)说实话,刚接到培训通知时,我和多数新人一样心里直打鼓——"不就是教小孩踢腿吗?能有多复杂?"但经过这21天高密度训练后,我的认知被彻底刷新了。这份报告不仅是对培训内容的梳理,更想和后来者分享那些血泪教训意外收获

---

一、培训基础框架拆解

1.1 三维能力模型构建

培训采用"技术+教学+管理"铁三角模型(见下表),这个设计确实戳中了行业痛点:

维度课时占比核心内容考核方式
技术精进40%品势升级/实战技巧/裁判法红黑带对抗赛
教学能力35%儿童心理学/课程设计/应急处理模拟课堂评分
运营管理25%会员维护/场馆安全/营销话术实战销售演练

(这里插句题外话:原来教5岁孩子比打比赛还累!他们的注意力曲线简直是过山车...)

1.2 那些让我后背发凉的细节

  • 安全红线:护具穿戴检查必须执行"查制度"学员自查/助教复查/主教练终查)
  • 教学禁忌:绝对禁止用"笨"这类否定性语言(改用"再来一次会更好")
  • 隐藏考点:突发哮喘处理流程(考核时10人里7人栽在这)

---

二、突破性成长时刻

2.1 技术层面的顿悟

记得第三周练习"踢接后旋"时,总教练突然喊停:"发力链断了!"原来我一直在用蛮力,忽略了髋关节的弹簧效应(后来在训练日志里画了20遍发力示意图才掌握)。

2.2 教学法的降维打击

最震撼的是"游戏化教学工具箱"- 把横踢练习变成"打地鼠"(彩色脚靶随机出现)

- 韧带拉伸包装成"机器人充电"每个动作对应不同电量值)

(说真的,这套方法让课堂纪律问题直接下降60%)

---

三、亟待补足的短板

3.1 暴露的致命伤

  • 家长沟通时容易陷入专业术语陷阱(需要翻译成"这个动作能改善孩子驼背")
  • 课程节奏把控力不足(有次把30分钟内容拖成50分钟...)
  • 实战中裁判手势还不够利落(被总教练戏称"树懒判官")

3.2 定制化提升方案

针对这些问题,我给自己制定了"百日计划":

1. 每天录制3分钟白话解说视频

2. 购置秒表强制分段教学

3. 周末去青少年比赛当义务裁判

---

四、给培训体系的建议

虽然整体很棒,但有几个槽点不吐不快:

1. 急救培训应该前置(第二周就有学员扭伤)

2. 增加新媒体运营模块(现在家长都看抖音选道馆)

3. 模拟家长类型太少(实际会遇到虎妈/佛系爸/隔代宠)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