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第一次走进道馆时手足无措的感觉吗?白色道服怎么系带都搞不明白,看着老学员"哈!"劈开木板,心里既羡慕又发怵——其实每个黑带高手都是从小白开始的。今天咱们不整虚的,就唠唠这15年教学里,我最想告诉入门者的实在话。
"动作做错可以重来,怕输就真输了"——这是我每期开班必说的话。去年有个叫小林的上班族,刚开始连压腿都龇牙咧嘴的。现在呢?人家带着团队做项目汇报,台上那股子稳当劲儿,客户都说"跆拳道选手的范儿"你看啊:
别说你们,我当年第一次系腰带,绕了三圈发现长度不够,最后打了个死结...后来才明白,这和练功一个道理:
1. 先看教学视频慢动作(推荐用0.5倍速)
2. 每天穿脱时多试两次
3. 记住口诀:"右压左,转两圈,上穿下"上周还有个学员发明了"散结"要我说啊,只要不打比赛,怎么牢靠怎么来!
这话我听得耳朵起茧了。38岁的张阿姨来报名时,弯腰手指都碰不到膝盖,现在横叉下去稳稳的。重点在于:
有个秘密:其实我到现在也下不去完美的竖叉,但踢靶照样虎虎生风,你信不?
哈!这毛病我教过的学员里十个有八个会犯。上周二班对练,小王明明能躲开,结果眼皮一合,"啪"挨了个正着。后来我们这么练:
→ 让同伴慢动作挥拳(重点看拳路)
→ 先用羽毛扫脸适应(真的有用)
→ 对镜练习表情管理
三个月后再看,那眼神犀利的,活像盯猎物的鹰。
去年绿带考级现场,小李把太极三章打成了一章,下来哭得哟...现在他当助教了,总结出这套方法:
知道吗?裁判打分时60%看的是精气神,动作标准度只占40%。
1. "会耽误学习吗?"重点班那个学霸每周雷打不动来两次
2. "能防身吗?":先练逃跑意识比招式重要(这是真话)
3. "几岁开始合适?":6岁练协调性,12岁练力量
4. "学安全吗?"我们女学员占四成(护具比男学员还齐全)
5. "多久能见效?":三个月改体态,半年变气质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事。上个月团建,新来的教练问:"教学最得意的是什么?"啊,不是带出多少冠军,是看到学员系着皱巴巴的白带走进来,三年后眼神发亮地教新人:"这个侧踢要转胯,我示范给你看..."最后这句话可能有点老套,但确实是掏心窝子的——在道垫上流的每一滴汗,都会变成你未来的底气。哪天要是觉得坚持不下去了,记得看看道服袖口,那根磨得起毛的系带,就是你成长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