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分不清表演型和竞技型跆拳道。竞技跆拳道就是奥运会那种戴护具对打的模式,讲究快准狠得分。而表演型更看重动作花哨程度,比如连续踢碎十几块木板——这两种从训练方法到装备都完全不同。
*竞技必备三件套:电子护具(感应击打力度)、护齿(防咬舌)、护裆(别问为啥需要)
*得分规则其实特简单:踢中躯干得1分,爆头得3分,裁判比划的手势比科目三还容易懂
第一天教练肯定不会让你直接对打。标准课程通常分三阶段:
1.基础动作期(1-2个月)
先学怎么不把自己绊倒:
2.反应训练期(魔鬼阶段)
这时候会用到些奇怪道具:
3.实战模拟期
戴上护具才知道:
这里要揭穿个行业秘密——竞技跆拳道有体重分级。如果你刚好卡在某个冷门体重段(比如女子49kg以下),经过针对性训练确实可能速成。但别信"包拿金牌"广告,正规教练都会明确告诉你:
*前半年主要练防守(活靶子也能混积分)
*后半年专攻1-2个杀手锏动作(比如旋风踢接后摆)
*实战策略比体能更重要(老油条都懂"读秒阶段拖时间"
入门级装备价格真没想象中贵:
物品 | 低价位 | 能用三年以上的 |
---|---|---|
道服 | 150元 | 400元(带学校logo) |
护具 | 租用 | 2000元整套 |
鞋子 | 光脚 | 300元防滑款 |
不过建议第一节课先穿运动服去,有些馆提供免费试穿鞋(味道可能有点上头)。
竞技跆拳道最迷人的地方,是它用规则把暴力变成智力游戏。那些在场上蹦蹦跳跳的选手,其实在疯狂计算:
"对方左腿刚才微抖了两次——可能要假动作右踢"
"裁判还剩10秒要吹哨——现在碰瓷倒地最划算"
如果你现在还在纠结"硬得像钢筋能学吗"这句话:培训班里10个学员,9个最开始都以为自己是同手同脚的天选倒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