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一口气)说实话,第一次走进道馆的时候,我连跆拳道服正反面都分不清——腰带该系多紧?踢腿会不会扯到筋?甚至怀疑自己这个年纪开始练会不会太晚...如果你也有类似纠结,今天这篇掏心窝的分享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
站在江浦街道那家橙色招牌的道馆门口时,我盯着玻璃门上"新手特训营"报发呆。隔壁健身房销售正扯着嗓子喊"私教包月八折"但你知道吗?促使我推开这扇门的,是三个特别实在的理由:
第一,见效快
不像瑜伽要练半年才能劈叉,跆拳道的白带课程就能让你明显感觉身体变化。教练老李说过:"掌握三种基本腿法,三个月能破木板,这成就感可比撸铁看数据带劲多了。"第二,花钱明明白白
对比过五家机构后发现,这里的费用构成特别透明:
第三,社区氛围
周三晚上总能看到几个上班族结伴来训练,他们说在这比健身房更容易坚持。刚退休的张阿姨就是被邻居拉来的,现在居然能连续侧踢二十次...
教练组有个残酷又真实的说法:绝大多数人的柔韧性根本轮不到拼天赋。他们用渐进式拉伸法,像我这种坐位体前屈负数的人,三个月后居然能下叉——虽然离地面还有二十公分吧。
道馆严格实行分级对练制度。黄带以上才能实战,而且必须戴齐护具。有次绿带学员没收住力,直接被罚做一百个俯卧撑,这规矩比学校体测还狠。
教练的建议很实在:
去年考取黑带的王哥是36岁零基础入门的。用他的话说:"去奥运会,你最大的对手永远是昨天的自己。"他开的面包店还成了学员们的补给站。
观察了三个月,发现些有意思的现象:
(突然想到个细节)第一次考级时,考官特意检查我的指甲长度。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防止对练时抓伤别人——这种藏在规则里的温柔,大概就是传统武道的精神吧。
穿上道服系紧腰带那刻,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说跆拳道是"的冥想"你的全部注意力都在控制右脚踢向某个精确角度时,确实没空想明天要交的报表了。江浦街道拐角那盏橙色灯光下,每个汗流浃背的身影都在证明:所谓高手,不过是跌倒次数最多的那个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