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刷到过那些跆拳道高手旋风踢的视频,心里痒痒却不敢尝试?或者总担心自己协调性差、韧带硬,根本学不会?其实三年前的我也是这样——直到在德城广场跆拳道馆遇到穿着白色道服的王教练。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为什么说这里简直是新手孵化器。
先说说我当初踩过的坑吧。很多人觉得跆拳道:
记得第一次试课,教练让我对着空气踢腿都同手同脚。但你知道他说啥?“挺好,至少证明你左右脑发育均衡”——这种接地气的教学方式,后来发现是他们馆的标配。
报名后领到的不是课程表,而是三张神奇表格:
1. 身体状态自评表(连“能不能蹲坑不扶墙”这种选项都有)
2. 心理预期匹配图(想减肥/耍帅/防身的分组训练)
3. 疼痛等级对照卡(用奶茶甜度分级,微糖级以下继续练)
具体怎么上课呢?分三个阶段:
最让我意外的是体能训练——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魔鬼训练。教练会拿着小本本记每个人“今天比昨天多坚持了几秒”,有次我偷懒他说“你上周这时候多踢了2脚”,吓得我赶紧补上。
Q:骨头硬得像钢筋能学吗?
A:我们馆有个程序员用三个月做到了前踢过肩,秘诀是教练自创的“办公室拉伸法”,对着工位椅子就能练。
Q:会不会被老学员欺负?
A:反而要小心他们太热情——上次绿带大姐非要教我她自创的“买菜提袋防身术”。
Q:多久能实战对打?
A:这么说吧,三个月时我已经能用组合动作打退190斤的男友(当然他配合演出的)。
Q:考带会不会特别难?
A:白升黄通过率98%,不过有个魔咒——考试那天肯定有人忘带腰带。
除了常规训练,这里还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次下暴雨只有我一个人来上课,教练居然开了个“VIP茶话会”,边喝奶茶边教怎么看监控死角。这种细节让我觉得,他们是真的在意每个学员的安全。
现在每次路过德城广场四楼,看见玻璃墙里那些摔得七歪八扭却笑得很开心的人,都会想起教练那句话:“跆拳道不是比谁踢得高,是比谁明天还愿意来。”要是你也在找能笑着流汗的地方,或许该试试看推开门的感觉——反正第一节课可以白嫖,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