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这个搭配的时候,我也满头问号——这俩八竿子打不着的项目咋就凑一块了?直到亲眼看见学员们训练才明白,跆拳道的爆发力配上舞蹈的柔韧度,就像咖啡遇上奶泡,意外地般配。
这么说吧,去年有个45岁的会计大姐,刚开始下腰时咔咔响得像爆米花。结果三个月后——人家现在能轻松劈叉!教练有套渐进式柔韧训练法,从每天5分钟拉伸开始,慢慢加量不伤身。
完全想多了!他们分班特别细致,光是入门班就划出三个等级。我见过最夸张的是有个班全员都是同一天报名的,大家菜得整整齐齐反而更有干劲。
初期真的只要:
1. 宽松运动服(衣柜里翻翻就有)
2. 普通运动鞋(前三个月根本用不到专业鞋)
3. 水杯(训练场有直饮水机)
等确定要长期练了,教练才会推荐性价比高的护具。
你可能想不到,他们教室的镜子是特制的——斜装5度角,这样做动作时能自动矫正姿势。还有更绝的,每次训练前20分钟,音响会放特定频率的音乐,据说是和运动科学家合作开发的"神经唤醒"歌单。
上周观摩了节体验课,教练教侧踢时突然让学员单脚站在平衡垫上接球。刚开始东倒西歪的,但坚持下来的学员,两周后核心力量肉眼可见地变强了。这种游戏化训练特别对年轻人胃口。
有回碰到个特别实在的学员,说他选择这里纯粹因为离地铁站近。结果你猜怎么着?半年后这哥们居然代表机构去比业余组比赛了。所以说啊,有时候开始的理由越简单,反而坚持得越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