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就是把普通人变成能执法比赛的"法官"重点来了:这里教的不是踢腿功夫,而是:
举个真实例子:去年区赛有个新裁判,因为没搞懂"打头部"规,把该得3分的动作误判成犯规,直接改变了比赛结果——你看,系统学习多重要。
跆拳道规则每隔几年就微调,培训班会教最新版。比如说:
光知道理论可不行,得真上场练:
1. 手势训练(裁判的"语"有28种标准动作)
2. 走位练习(别挡着观众看比赛)
3. 模拟判罚(教练会故意制造争议场景)
有个趣事:培训班常让学员对着镜子练手势,有人练到后来连打车都习惯性比划""...
放心,设计课程的人早就考虑到这点了。教学安排通常是:
通过率大概85%,主要淘汰的是那些总迟到早退的。不过话说回来,真要遇到死活分不清"Joon-bi"准备)和"Shi-jak")口令的,教练也会开小灶补课。
通过考核会发证书,但别想着立马就去奥运会啊!成长路径一般是:
1. 先从少儿比赛、社区赛开始
2. 积累20场经验后考更高级别
3. 表现好的会被推荐到市级赛事
有个学员用半年时间从社区赛执裁到省青少年锦标赛,关键就在于每次赛后都追着前辈问"我刚才那个判罚对不对"。
现在全国每年跆拳道赛事超过3000场,裁判需求量挺大。除了比赛执裁,还能:
不过说实在的,最赚的不是出场费,而是能认识整个行业的教练、选手,这人脉圈可比证书值钱多了。
我觉得吧,当裁判最大的成就感不是掌握"生杀大权"能用专业眼光促进比赛公平。见过太多因为裁判不专业导致的争议,有时候一个误判可能毁掉选手几年的努力。所以真要入行,就得抱着"判罚都影响别人人生"的态度。当然啦,压力也不用太大,记住教练常说的:"判罚时越果断,赛后睡得越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