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去年全国跆拳道馆数量悄悄突破了2.8万家,光是少儿学员就占了总人数的63%。为啥这么火?简单说就是三个字:刚需、潮流、政策。
(这里插个小故事:上海某连锁道馆老板跟我说,他们周末课程排到晚上9点还爆满,最夸张的学员开车50公里来上课...)
家长舍得花钱这事儿不用多解释吧?北京朝阳区某道馆推出"霸凌特训课"涨到380元/节照样排队。关键要抓住两点:
去年深圳有家互联网公司,全员200人包场学跆拳道,单笔收入顶普通班三个月。企业要的是:
虽然线下是主流,但居家训练课意外吃香。某抖音博主靠教"防身术"圈粉80万,直播带货卖护具月入20万+。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摩拳擦掌了,别急!这行水也挺深,我总结了个"看三问":
三看
1. 看地段:社区型道馆存活率比商场高30%
2. 看教练:黑带三段以下的基本是速成班出来的
3. 看课程体系:没有明确晋级规划的别碰
三问
说实话,现在市场已经过了躺赚的阶段。我觉得接下来拼的是:
差异化服务
比如针对ADHD儿童的专注力训练课程,或者给产后妈妈设计的柔韧恢复班。杭州有家道馆专门教老年人防跌倒,课程预约都排到明年了。
科技赋能
AR辅助纠正动作、智能脚靶记录击打力度...这些黑科技迟早要成标配。广州已经有道馆用AI系统给学员打分,家长手机实时收到训练报告。
文化附加值
单纯教踢腿早晚被价格战拖死。首尔有家道馆把茶道、书法融入教学,课时费翻倍还供不应求。咱们的传统武术智慧,其实可以好好借鉴。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这个行业最迷人的不是能赚多少钱,而是看着学员从颤颤巍巍踢第一腿,到能自信地劈开木板——这种成就感,真的会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