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就是赛场上的"活规则书"。你以为举举牌子喊喊分就完事了?太天真啦!得眼观六路:从选手护具佩戴是否规范,到踢中躯干的有效得分判定,再到突发犯规的即时处理...这么说吧,裁判员简直就是人形监控器带规则解读功能。
去年市青少年赛有个典型案例:蓝方选手转身后踢明显擦到红方护具,但三个边裁有两个给了分。后来培训时复盘发现——那两个裁判站的位置刚好被选手身体挡住了视线!所以你看,站位学问大着呢。
培训最刺激的部分绝对是模拟判罚:大屏幕突然播放比赛片段,三秒内必须比出正确手势。刚开始学员经常闹笑话——有人把""做成投降动作,逗得全场憋出内伤。教练常说:"手势得像交警指挥那么利索,犹豫一秒选手心态就崩了。"## 三、考证难过吗?
通过率大概70%左右,但别被数字吓到。笔试部分其实有窍门:
1. 死记硬背不如理解规则逻辑
2. 多看看国际大赛视频培养预判能力
3. 实操考试前对着镜子练表情管理(严肃脸真的能镇住场)
最关键的还是现场应变。有次考核时,教练突然假装选手抽筋倒地,有个学员冲上去就要扯人家护具——按规定这得等医护来处理啊!所以培训最后两天一定会反复演练各种突发状况。
除了常规的补贴和免费看比赛,很多人不知道:
不过要说最实在的,是培养出堪比CT扫描仪的动态视力。现在我看羽毛球比赛,不用慢放就能看清有没有过线,这技能够吹一辈子。
第一次上场执裁,手抖得连计分器都按不准。后来发现个土办法:把选手想象成自家孩子——该给分时绝不手软,该罚分时也绝不留情。裁判最忌讳啥?摇摆不定比错判更可怕!
现在带新人时我总说:"别怕犯错,去年锦标赛冠军战我还漏判了个擦边得分呢。关键是要建立自己的判罚逻辑体系,就像开车记路标..."啊说到这个,突然想起明天培训课要教新出的旋转踢打分细则,得去准备教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