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刷到过那些跆拳道高手踢木板、空翻的视频,心里痒痒的但又怕自己骨头硬得像老竹子?别急,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在广州黄埔区学跆拳道,到底能不能从菜鸟变凤凰?
最近坐地铁经过大沙东或者萝岗站,肯定能看到至少三家挂着"带教练"认证"招牌的跆拳道馆。这事儿还真不是巧合,去年黄埔区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里就提到,跆拳道已经成为辖区报名量第三的运动项目,仅次于游泳和篮球。要说原因嘛:
这事儿我特意跑去问了五家道馆的前台小姐姐,得到的回答出奇一致:"我们最怕的不是零基础,是那些看了两集《旋风小子》就觉得自己能飞踢的!"来说:
菜鸟三大优势:
1. 动作没形成错误记忆,反而学得快
2. 韧带没定型,压腿开胯进步空间大
3. 教练更愿意从头教,省得改坏习惯
有个在黄埔体育中心教了8年的金教练跟我说,他们道馆每个月都有"小白体验周"节课永远是从怎样正确地跌倒开始教——没错,学打架先学挨打,这思路够清奇吧?
把黄埔大道沿线的道馆跑了个遍,发现主要分三种类型:
社区型 | 商场型 | 专业型 | |
---|---|---|---|
价格 | 800-1200/季 | 1500-2000/季 | 3000+/季 |
课时 | 晚7-9点 | 全天分段 | 周末特训 |
特点 | 邻居氛围 | 空调给力 | 外教驻场 |
适合谁 | 下班解压 | 带娃顺便练 | 要打锦标赛 |
要我说啊,第一次报名的建议选社区型,价格不肉疼还能认识小区里的拳友。特别是科学城那边新开的几家,更衣室居然配了烘干机——这细节打动多少雨天训练的打工人!
这个问题我让教练演示了下"三个月成长路线图"感受下:
第一个月:
第二个月:
第三个月:
当然这是每天练1小时的进度,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能三个月还在和蝴蝶结腰带搏斗。不过说真的,能在三个月里坚持下来的,基本上都入了跆拳道的坑——别问我怎么知道的,看看我鞋柜里莫名出现的三双道鞋就懂了。
新手最容易在这件事上被宰,这里说几个血泪教训:
道服:别信"纯棉"的鬼话,广州这天气穿纯棉等于自带蒸笼。190cm以下买现成的就行,超过这个身高再考虑定制
护具:前期根本用不上全身护甲,但护齿和护裆必须买!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有位师兄现在说话还漏风
鞋子:室内训练其实光脚就行,非要买就选鞋底带波浪纹的。某宝上那些闪瞎眼的"比赛专用鞋"穿上分分钟摔成表情包
有个冷知识,黄埔区少年宫对面有家开了15年的体育用品店,老板儿子就是跆拳道国家队的。去买装备说是"金介绍来的"砍下来一顿茶餐厅的钱。
最后分享点道馆里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要说在黄埔区学跆拳道最真实的体验?大概是某天深夜加完班,站在公司楼下等车时突然发现自己下意识做了个格挡姿势。那一刻突然明白,有些改变是骨头里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