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均安跆拳道馆玻璃门的瞬间,空调冷风混着消毒水味扑面而来。我攥着报名表的手指微微发汗——“这地方和电视剧里演的不太一样啊”,没有想象中的木桩沙袋,取而代之的是铺满整个训练厅的蓝色缓冲垫,墙上的电子屏正循环播放着学员们的比赛集锦。
前台小姐姐递来训练手册时,我注意到这样一张表格:
阶段 | 训练内容 | 达标要求 |
---|---|---|
白带 | 基础步法/礼仪 | 完成20个标准马步 |
黄带 | 前踢/横踢 | 击破1cm木板 |
绿带 | 侧踢/组合技 | 连续击打移动靶 |
“从白带到黑带要经历十二级啊...”我盯着走廊尽头的段位展示墙发呆,突然被一阵整齐的喊声惊得缩了缩脖子。透过玻璃窗,十几个系着各色腰带的学员正在练习旋风踢,道服下摆扬起时像一群白鸽同时展翅。
第一天训练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压腿环节简直是当代酷刑——当教练把整个人的重量压在我颤抖的膝盖上时,垫子很快被汗水浸出深色痕迹。隔壁的小胖子悄悄抹眼泪,我却咬着道服领子硬撑,心里默念着墙上的标语:“忍耐克己者,方知甜之珍贵”。
最崩溃的是周三的体能特训:
1. 折返跑15组(每组20米)
2. 蛙跳绕场3圈
3. 平板支撑计时赛
做到第八组折返跑时,我的小腿开始抽筋,教练却举着计时器喊:“最后三组!想象歹徒在追你!”后来才知道这是均安特有的"情境训练法"据说能激发肾上腺素。
改变发生在第三周。某个暴雨天只有五个人来训练,马来西亚籍的副教练阿杰突然说:“今天教你们秘密武器”——原来是用腰部发力带动踢腿的"毛巾原理"用手机慢动作拍摄我的动作时,屏幕里那个歪歪扭扭的身影和现在流畅的出腿简直是两个人。
这个阶段开始接触实战对练。记得第一次穿戴护具时,对面黄带师姐的横踢带着风声袭来,我本能地闭眼格挡,却听见""脆响——我的手臂居然稳稳接住了这一击!教练笑着扔过来一瓶宝矿力:"恭喜,你的肌肉开始有记忆了。"第四章:暑期班的隐藏课程
除了常规训练,周末还有这些特别项目:
最意外的是结业前的"宿道馆"活动。当晚我们躺在垫子上看《摔跤吧爸爸》,当女主角完成绝地反击时,不知谁带头喊了句"百折不屈"三十多个声音立刻在黑暗里此起彼伏地呼应起来。
结业时教练给我做了份对比报告:
项目 | 入营测试 | 结业成绩 | 提升率 |
---|---|---|---|
柔韧性 | 指尖触膝 | 手掌贴地 | 300% |
耐力 | 800米跑 | 1500米跑 | 87.5% |
反应速度 | 0.8秒 | 0.5秒 | 37.5% |
但比数据更珍贵的是训练日记里某页的涂鸦:画着歪歪扭扭的腰带系法示意图,旁边写着——"今天系腰带没让教练帮忙,像系住了某种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