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宝业中心这个商业体跟迷宫似的,我第一次去差点在B座和C座之间转晕了。培训班具体在A座3楼东北角,记住这三个关键信息:
最近的地铁是4号线文化宫站,从2号口出来走个300米就到。开车的话,建议停地下B2层D区——别问为什么,问就是离客梯最近,少走冤枉路。
我去实地踩点时发现个有趣现象:工作日晚7点,别的健身房冷冷清清,这儿却热火朝天。和教练老金聊了会儿才明白,他们主打的是"身实用派":
1. 不搞花架子,教的都是地铁遇到咸猪手怎么反制
2. 针对上班族设计课程,连西装裤怎么踢腿都研究过
3. 每月组织夜间实战演练,在停车场模拟真实场景
有个银行柜员小姐姐跟我说,原来她连矿泉水瓶盖都拧不开,练了三个月居然能徒手劈开两厘米厚的木板——虽然这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挺谜的,但确实给了她满满安全感。
看见那些系着黑带的学员旋风踢,新手最容易犯两个错误:要么吓得不敢报名,要么网购护具就开始瞎练。教练组特别跟我强调:
建议头两周重点练基础站姿和呼吸法。别看动作简单,我试过连续做20个标准格挡姿势,第二天连牙刷都拿不稳。
Q:周末人多吗?
周六上午确实像早高峰地铁,但周四晚上和周日午后基本就七八个人,教练能一对一指导。
Q:会不会很贵?
比起隔壁瑜伽馆,性价比算高的。季度卡送十次筋膜刀放松,这个挺实在——别问我筋膜刀是啥,反正第一次惨叫整层楼都听见了。
Q:要准备什么装备?
首次去带三样就行:运动水杯(他们饮水机水流跟静脉输液似的)、毛巾(更衣室不提供)、还有...呃...勇气?
作为观察过二十多家道馆的挑剔鬼,这儿最打动我的是教练们不装X。其他地方的教练动不动就秀个540度回旋踢,这里的教练反而会说:"动作我练了七年,你们先把马步扎稳再说。"次看见个胖大叔在角落偷偷抹汗,教练过去不是纠正动作,而是说了句:"坚持来就是赢家,你比上周多做了三个侧踢。"突然就明白为什么他们的续课率能到80%——谁不喜欢被当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移动的学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