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圳福永兴围村的巷弄,远远就能听见铿锵有力的喊声——这里藏着当地知名的跆拳道培训班。创办人陈教练曾是省队选手,退役后选择在这个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的社区扎根。"很多人以为跆拳道是贵族运动,其实它最该普及到普通家庭"他边说边调整墙上的训练照片,画面里不同肤色的孩子们正做着整齐的踢腿动作。
培训班采用阶梯式课程设计,适合5-45岁不同群体:
课程类型 | 年龄层 | 训练重点 | 课时安排 |
---|---|---|---|
萌趣班 | 5-8岁 | 基础协调性训练 | 每周2次 |
进阶班 | 9-16岁 | 技术动作精修 | 每周3次 |
成人班 | 17岁以上 | 实战防身术 | 弹性预约 |
学员小林刚来时是个驼背的"芽菜"却能流畅完成540度回旋踢。"压腿时的眼泪是真的,但腰带变色时的笑容更真",他摸着绿蓝相间的腰带说。这里60%学员是外来务工子女,跆拳道成了他们放学后的精神寄托。
培训班独创"三阶激励法":
1.铜阶:通过白带考核可获得定制手环
2.银阶:连续三个月全勤奖励特训营名额
3.金阶:年度进步最大者获赠韩国交流机会
下午4点的道馆里,二十几个孩子正在行鞠躬礼。"礼仪、廉耻、忍耐、克己——这些不是口号"教练按住一个偷懒学员的肩膀,"你看老张家的孩子,去年还打架斗殴,现在都知道帮环卫工推车了"墙上的《学员守则》第一条写着:进出道馆必须向国旗敬礼。
周末特训的场景最令人动容:
去年暑假,培训班组队参加粤港澳大湾区邀请赛,拿了三块金牌。"我们村道的孩子不比国际学校的差!"李姐翻着比赛视频,突然停顿了下,"...要是学费能再便宜点就更好了"培训班正申请"公益项目"资助,希望惠及更多低收入家庭。
培训班2025年发展规划:
- 第一季度:增设女子防身术特训课
- 第二季度:与韩国春川市道馆建立姐妹关系
- 第三季度:举办首届城中村跆拳道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