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我们中心现有:
最让我们骄傲的是:全年0重大安全事故,但通过自查也发现了些"小毛病"比如护具更新不及时、新教练教案标准化不足等问题。
对训练场馆进行了全面"体检"结果如下表:
检查项目 | 达标情况 | 整改措施 |
---|---|---|
地垫缓冲性能 | 良好 | 边缘处增加防滑条(10月前完成) |
消防器材 | 部分过期 | 已全部更换(附采购单据) |
应急照明系统 | 不合格 | 9月30日前完成线路改造 |
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78%的轻微擦伤发生在下午4-6点的青少年班。分析后发现是课程密度过高导致教练疲劳监管——现在已经调整为间隔15分钟的强制休息制度。
引入"分级制"原来的初级/中级/高级细化为:
1. 白黄带过渡班
2. 黄绿带突破班
3.竞技特训班(新增)
采用"带新+外训":
```plaintext
[思维停顿] 这里需要说明下,我们送培的韩国导师是前国家队教练...
```
调整为更清晰的表格:
培训类型 | 频次 | 2025年参与人次 |
---|---|---|
内部教研 | 每周1次 | 48 |
外部认证 | 每季度1次 | 9(含3次国际) |
通过200份问卷收集到三大焦点问题:
1. 考级通过率(当前82%,目标提升至90%)
2. 接送停车难(已协调商场提供专属车位)
3.训练效果可视化(即将推出月度成长档案)
1. 建立数字化安全台账(预计11月上线)
2. 改造家长观察区(增加防撞玻璃墙)
3. 开发防身术特训课程(应对女性学员需求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