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就是比划几个动作完事儿,其实啊,考核是面照妖镜:
(举个实例)上周有个学员考核时把太极一章打成二章,人家不慌不忙补了个鞠躬:"老师,这是我自创的太极三章雏形"反倒让考官看到心理素质。
1.提前20分钟热身:别学我当年偷懒,结果侧踢时抽筋差点劈叉
2.检查道服带子:系成死结的、松得能当跳绳的我都见过
3.默念技术要点:比如前踢要"膝-弹腿-收腿"三步走
4.和队友击掌:传染点正能量比喝红牛管用
5.找准参照物:对着墙练的人突然面对窗户容易失去平衡
(突然想到)对了!建议在手腕画个小符号当定心丸,我习惯画个闪电提醒自己发力要快。
说真的(身体前倾),这些雷区踩中一个都可能挂科:
有个冷知识:70%的扣分其实发生在行礼环节。上次看见个学员鞠躬时道服领口露出漫威T恤,考官脸都绿了。
如果...怎么办?这个环节咱们玩自问自答:
Q:突然脑子空白?
A:从最近练的3个动作里选个最熟的接上
Q:踢腿不够高?
A:马上改成快速中段踢,频率比高度更重要
Q:腰带松了?
A:继续完成当前动作,到转身时快速系紧
(挠头)说到这个...有次考核我看到个神操作:学员故意让腰带飘落,然后来个漂亮的原地系带,反倒加了印象分。
练了十五年跆拳道,发现考核通过的人都有个共同点——把考场当训练场。什么意思呢?(掰手指解释)
(突然笑出声)想起个趣事:我们馆长考核前必吃香蕉,说能防手抖。后来全道馆都养成这习惯,现在水果店老板看见穿道服的就递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