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越来越多家长选择图书馆里的跆拳道课?
在萧山图书馆三楼东侧的训练馆,每周都能看到近百名4-12岁学员的身影。这个由省级教练团队运营的公益培训班,五年来已培养学员超1200人次,85%的学员在三个月内实现体测成绩提升20%。与传统道馆不同,这里将武道精神与阅读习惯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动+静"成长模式。
费用透明:公益价享受专业教学
四阶段成长体系
1.白黄带阶段(1-3月)
重点训练基础体能和反应能力,通过游戏化教学掌握前踢、横踢等5个基本动作。教练组独创的"反应靶"法,使学员平均反应速度提升40%。
2.黄绿带阶段(4-6月)
引入实战模拟,特别针对校园推搡场景设计防挣脱技巧。2024年学员调查显示,91%的孩子表示"不再害怕被同学故意碰撞"
3.绿蓝带阶段(7-12月)
结合图书馆资源开展"武者读心"课程,通过《少年李小龙》等传记培养武道哲学思维。
4.竞赛专项(1年以上)
优秀学员可加入"塘小子",近年获浙江省大众赛3金5银。
家长最关心的三个问题
Q:没有运动基础能跟上吗?
A:分班测试将学员分为"零基础/有经验",采用差异化教案。开课前会发放包含热身视频的电子手册。
Q:会影响学习成绩吗?
每周2次、每次90分钟的课程设计,反而促使学员养成定时运动习惯。2024年跟踪数据显示,坚持训练的学员作业效率平均提升25%。
Q:如何避免训练损伤?
所有教练持有红十字会急救证,训练馆采用奥运会同款EVA缓冲地垫,配备3台AED设备。开课首月重点教授"跌倒自护十式"鲜为人知的隐藏福利
据课程负责人透露,明年将引入AI动作分析系统,通过三维建模帮助学员精准纠正姿势。目前周末班名额已排队至2026年3月,建议新生选择工作日晚间时段。
---
*数据更新至2025年9月,具体课程安排以萧山图书馆官网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