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跆拳道就是"啊哒~"叫踢木板,其实吧...(挠头)真没那么简单。尚武跆拳道的教练老张有句口头禅:"韧带是弹簧,脑子才是发动机"他们家的课程分三块:
有个真实案例:去年暑假有个初中生来练了两个月,结果校运会短跑莫名其妙拿了第二——后来发现是跆拳道练的爆发力蹭蹭往上涨。
韬武羽毛球馆的王教练总爱说:"别以为拿个拍子就是林丹"最容易踩的坑,我给你列个清单:
1. 买球拍不看重量光看颜色(后来手腕肿得像馒头)
2. 接球时闭眼(别笑,真有人这么干)
3. 穿篮球鞋打羽毛球(摔跤姿势能上搞笑集锦)
他们家的特色是用发球机当陪练,据说最开始学员10个球能漏9个,练半个月后能稳稳接住7个。这进步速度...反正比我学自行车快多了。
这事儿得掰开了看。我观察了小半年,发现: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跆拳道班的孩子写作业速度普遍变快了,羽毛球班的上班族说颈椎病好久没犯——运动这事儿吧,总有意想不到的附加价值。
两家机构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第一次课可以穿拖鞋来试。但千万别真这么干!我见过穿人字拖练跆拳道的,后来...算了还是给店家留点面子。几个血泪教训:
说实话,最开始我也觉得就是花钱流汗。但跟着上了三个月课,发现变化最大的不是肌肉,是眼神——跆拳道学员盯着移动靶的样子,跟老鹰抓兔子似的;羽毛球班的盯球轨迹时,那专注度堪比学霸做奥数题。
最后说个大实话:甭管选哪家,能坚持三个月以上的,基本都成了半个教练。现在明白为啥广场舞大妈看两眼就能指点年轻人动作了吧?运动这玩意儿啊,入门之后全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