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顺义区林荫路的转角处,圣义跆拳道舞蹈培训中心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晨光。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机构,最初只是两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跆拳道黑带四段教练张毅与北舞毕业的编舞师苏雯共同创办的小型工作室。如今,它已成为容纳300余名学员的综合性训练基地,其独特的"+艺术"模式,让这里的孩子既能感受跆拳道"义廉耻"的精神内核,又能通过舞蹈培养肢体表现力。
核心优势对比表
维度 | 传统道馆 | 圣义特色模式 |
---|---|---|
训练内容 | 单一技击技巧训练 | 跆拳道+现代舞融合课程 |
教学理念 | 竞技成绩导向 | 身心协调发展优先 |
师资配置 | 专职跆拳道教练 | 武道教练+舞蹈导师双师资 |
早晨8点的道馆早已热闹非凡。初级班的孩子们正跟着教练练习"步冲拳",汗水顺着通红的小脸滴落在蓝色地垫上。"膝盖不要超过脚尖!"李威蹲下身,逐个调整学员姿势。这位曾获全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亚军的前运动员,如今最得意的"战绩"让患有轻度自闭症的学员小宇,通过半年训练敢直视他人眼睛。
典型课程安排(周末班)
"刚开始觉得踢靶子疼得要命..."学员王梓涵摸着黄绿相间的段带回忆,"但现在我能连续做20个旋风踢,上周舞蹈课还自己编了段跆拳道元素的爵士舞。"这个12岁女孩的变化,正是圣义倡导的"柔并济"理念的最佳注脚。
1.技能层:从白带到黑带的标准化考级
2.心理层:每月一次的户外拓展训练
3.社交层:季度主题晚会(学员自导自演)
去年冬天那场"冰雪奇缘"主题汇演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孩子们用跆拳道的踢腿动作模拟暴风雪,舞蹈班的旋转则化作雪花飘落——这种创意展示让坐在后排的家长刘女士红了眼眶:"没想到那个连跳绳都怕的儿子,现在能自信地站在舞台中央。"###四、教练团队的"秘密武器"
与其他机构不同,圣义的教练会议除了分析训练数据,还要研讨《发展心理学》和《非暴力沟通》。"我们得先读懂孩子,才能教好动作"资深教练陈昊指着墙上的教学黄金法则:
这种理念下诞生的"游戏化训练"眼前一亮:用"地鼠"练习反应速度,借"版节奏大师"巩固步法。舞蹈导师苏雯甚至开发出"情绪编舞法"——让孩子用身体语言表达开心或愤怒,再将这些动作融入品势练习。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圣义没有盲目扩张,反而砍掉了应试导向的竞赛班,新增了"跆拳道"和"办公室舒缓课程"更与顺义区残联合作开设公益课,让特殊儿童通过震动地板感受节奏。
"道馆门口那棵海棠树看见了吗?"张毅擦拭着镜框里的老照片,"我们和它一样,得先把根扎深..."此刻夕阳斜照,玻璃窗上映出孩子们腾空踢腿的剪影,那些充满力量的弧线,正划向更远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