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兴趣班也挺好,但钢琴确实有点不一样:
有个真实案例特别有意思——去年班里有个叫小雨的6岁孩子,刚开始连do re mi都分不清,现在居然能边弹边唱《天空之城》,她妈妈说她做数学题都比以前专注了。
经常有家长问:"得等孩子手指长硬实了才能学?"啊:
说到这个想起个事,上个月有对双胞胎来试课,哥哥一开始躲在妈妈背后,结果下课时候反而比弟弟多弹了两首儿歌——所以真的不用太担心孩子适不适应。
别被那些动辄几万的钢琴吓到,咱们完全可以:
1.初期用电子琴过渡:88键带力度感应的一千多就能搞定
2.每天20分钟原则:比周末突击两小时有效得多
3.把练琴变成亲子时间:家长跟着哼唱比单纯督促强十倍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用买顶级钢琴!不用买顶级钢琴!不用买顶级钢琴!咱们教室用的也就是普通国产琴,重点在于坚持练习。
和其他机构比,我们更在意这些细节:
原创彩色谱:用不同颜色区分音符,孩子认谱速度提升40%
动画陪练系统:APP里会蹦出小动物提示指法
季度音乐会:不是在教室而是在商场中庭,让孩子习惯表演
有个设计特别受欢迎——每学会三首曲子就发"小莫扎特"勋章,现在孩子们都较着劲儿收集呢。
"手小够不着八度怎么办?"
→ 巴赫很多曲子本来就不用弹八度,改编教材就行了
"五音不全能学琴吗?"→ 弹钢琴主要靠手指记忆,和唱歌跑调没关系
"要不要考级?"→ 建议学满一年再考虑,音乐本该是快乐的
上周还有个家长急匆匆来问考级的事,结果孩子自己说:"更喜欢弹《猫和老鼠》里的曲子..."你看,孩子比大人更懂享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