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就是拿个扳手拧螺丝,其实调音师=声音医生+机械工程师+音乐家。举个真实案例:去年南京艺术学院有台三角钢琴,琴键按下去老有"咯吱"声,普通师傅调了三次没解决。最后发现是击弦机里有个麂皮垫片老化,换了0.3毫米厚的替代品才搞定——这种精细活,没系统培训真干不了。
主要工作包括:
别被网上那些专业工具吓到,刚开始只需要:
1. 调音扳手(建议买德国Hahn的,500块左右)
2. 止音带(红色尼龙的那种最好用)
3. 手机APP调音器(GuitarTuna就够用)
遇到个南京老师傅说过大实话:"手上功夫三个月能练会,耳朵得磨三年"确实,分辨2音分的微小差异(相当于头发丝1/10的粗细概念),比练成"绝对音感"得多。建议每天做这个听力训练:
跑遍新街口到仙林的机构,发现主要分三类:
1.琴行附属班(比如知音琴行)
优点:能接触各种品牌钢琴
缺点:教学比较碎片化
2.职业资格培训班
南京劳动局认证的课程,学完能考中级工证书。但有个坑要注意——他们的三角钢琴教学机只有1台,实操得排队。
3.工作室学徒制
鼓楼有家开了15年的调音工作室,师傅带徒弟模式。最大的收获是能跟着去客户家实战,有次遇到珠江钢琴弦轴钉滑丝,老师当场教我用蛋清做临时固定(这招说明书上可没有)。
根据南京调音师协会的数据,80%的初学者会犯这些错误:
去年南京钢琴保有量突破8万台,正规调音师却不到200人。按每台琴每年调音2次计算,市场缺口明摆着。更别说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乐器维护,河西那边有家钢琴工作室,给儿童用琴做深度保养收费1200元/次还得预约。
不过要说实在话,这行前半年特别难熬。我认识个95后调音师,刚开始每月就接三四单,现在固定服务20多家琴行。他的经验是:"别急着买专业设备,先花3000块考个CMIA认证,客户信任度立马不一样。"说到底,钢琴调音既是手艺活也是良心活。记得有次给南大退休教授调琴,老人家说"音准了就像老花镜擦干净"这话我记到现在。如果你也喜欢这种用技术传递美好的感觉,南京这座音乐之城永远欢迎新调音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