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武义街头,钢琴培训广告不少,但质量嘛...参差不齐。根据我这些年观察,主要分三类:
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去年武义教育局统计,钢琴考级人数比前年涨了23%,说明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学琴不是非要走专业路线,培养个爱好也挺好。
先说个真实案例:朋友家孩子试听课上得开心,结果交了年费才发现,所谓的"教师"其实是刚毕业的学生。所以啊:
1.别急着掏钱:至少试听3家再做决定
2.教材很重要:如果老师只说"我自己编的"留个心眼
3.别迷信考级:有些机构把考级当卖点,其实基本功都没打牢
特别想说句大实话:钢琴不是越贵越好。见过有人花大价钱买进口钢琴,结果三个月就放着积灰,真的心疼。
这个我得重点说说。好老师不一定是演奏家,但一定要懂教学。怎么判断?看三点:
听到太多人说"没时间练琴"每天20分钟科学练习,比周末突击2小时强多了。分享几个亲测有效的方法:
有个冷知识:武义图书馆的电子琴室是免费的,预算紧张的小伙伴可以去蹭练(当然别影响别人)。
Q:成人学琴会不会太晚?
A:这么说吧,我见过65岁开始学的阿姨,现在能弹《梦中的婚礼》。关键看你想达到什么水平。
Q:一定要买钢琴吗?
A:头三个月用电钢完全没问题。等确定能坚持再买真钢,武义二手钢琴市场挺活跃的。
Q:手小真的弹不了吗?
A:著名钢琴家霍洛维茨的手也不算大。八度够不到可以先弹简化版,技巧到位了自然能拉伸。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学钢琴这事吧,别总想着"速成"就像煲汤得文火慢炖。武义现在有些机构打着"学会XX曲"旗号,要我说,不如找个能陪你慢慢成长的老师。
突然想到个比喻:学琴就像种花,急着看花开反而会把根扯坏。那些能坚持五年十年的学员,往往是最开始进步最"慢"的——因为他们把每个动作都嚼碎了消化掉。
对了,如果你在武义遇到总让你考级却不说清楚考级意义的老师,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