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决最关键的问题:乐器那么多,吉他尤克里里不香吗?这么说吧,钢琴有三个没法替代的优势:
良乡这边音乐氛围这两年肉眼可见地变好,光大学城周边就新开了三家琴行。我认识个宝妈,送孩子学琴半年,结果自己跟着试听课上手了,现在家里天天母子二重奏。
1.试听课必须蹭:别信宣传单页,直接去弹两下感受氛围
2.看琴房配置:至少要有真钢+电钢组合,纯电子琴的pass
3.问清楚收费:教材费、考级费这些隐形消费提前确认
4.观察老师手型:自己演奏都变形的话...你懂的
5.交通要方便:坚持不下去的学员里,30%是因为路程太远
上周去探店,发现拱辰大街那家"悦台"有意思,老师会拿手机APP辅助教学,对于记不住五线谱的成年人特别友好。
说实话,现在网上教程一抓一大把,但为啥我还是建议小白先上几节线下课?因为手型纠正这个事儿,隔着屏幕真的搞不定。见过太多自学者养成奇怪手势,后期改起来比从头学还痛苦。
不过预算紧张的话,可以试试"模式"- 基础乐理看B站免费课
"我都二十多了还能学?"这话我耳朵都听出茧子了。打破几个常见迷思:
认识个退休大爷,零基础开始学《梦中的婚礼》,现在都能完整弹下来了,关键人家每天就练半小时。
弹钢琴可不只是能发朋友圈炫耀,研究显示长期练琴的人:
我们良乡图书馆的钢琴角经常有即兴演出,上周亲眼见证了个社恐姑娘通过公开演奏突破自我的过程。
说到底,学钢琴就是个和自己较劲又和解的过程。别被那些高大上的演奏视频吓到,谁还不是从《小星星》开始摸爬滚打的?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毕竟——音乐本该是件快乐的事,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