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一口气)说实话,第一次摸钢琴的时候,我连黑键白键都分不清...如果你现在也是这种状态,别慌,今天咱们就用最糙的大白话聊聊在云南学钢琴那点事儿。先问个扎心的问题:为什么同样零基础,有人三个月能弹《梦婚》,有人三年还在练《小星星》?(停顿)往下看你就懂了...
昆明的琴行密度快赶上米线店了,但挑机构得看这些:
有个冷知识:大理古城的钢琴老师可能比昆明还贵,因为游客多啊(苦笑)。去年调研过一家网红店,课时费比昆明高40%,但用的居然是十年没调律的老钢琴...
1.盲目追求进度:隔壁老王一个月能弹《致爱丽丝》?可能是简化版的简化版...(摇头)
2.迷信考级:机构拼命推考级的,八成是冲业绩(突然压低声音)
3.设备焦虑:刚开始真不用买两三万的琴,电钢够用了(我家那台雅马哈P45现在还在服役)
说到这儿得插个真实案例:上个月有个学员非要从《钟》开始练,结果现在连琶音都弹不利索...(扶额)
Q:每天练多久才不算白交学费?
A:碎片化练习>突击猛练。午休15分钟+晚饭后25分钟,比周末连续练2小时效果好得多(亲测有效)
Q:怎么看老师靠不靠谱?
A:让他演示《哈农》第1条就行。要是连这个都弹得磕磕绊绊...(你懂的)
Q:线上课能不能替代线下?
A:初期必须线下!手型错了没人纠正,后期改起来要命(严肃脸)
在云南学钢琴吧,其实最大的优势是节奏慢——不像北上广那种催命式教学。但千万别被""氛围带偏了,该练的599一条都不能少(突然激动)。最后说句得罪人的:那些承诺"过十级"的机构,建议直接绕道...(点烟)